環境,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大林蒲居民關注七接海岸利用管理公聽會 抗議政府鴨霸、中油擺爛 要求陳其邁別放水

文/南部反空污大聯盟、監督施政聯盟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19日下午在小港區公所舉辦「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公聽會」,南部反空污大聯盟偕同監督施政聯盟及在地團體會前召開記者會,抗議七接環評在去年底草率過關,罔顧前閣揆林全對大林蒲居民的遷村承諾,在100天內以環評特快車火速通關,輾壓反對七接加劇空污的在地民意,抨擊中央鴨霸,硬過環評,罔顧在地空污嚴重需遷村,竟在遷村未定案前還通過七接新開發案來加重污染,也罔顧七接外廓防波堤可能的漂沙問題與突堤效應,以及增加六個天然氣儲槽,讓港區附近的爆炸風險再加大!更罔顧山陀兒颱風的強風巨浪對高雄港的影響,未做完整評估調查,就執意要蠻橫在高雄港增建七接。

南部反空污大聯盟召集人洪秀菊指出,中油聲稱七接的接收站堤頂高程14公尺,遠高於暴潮溢淹水位,應無受暴潮溢淹影響之虞,對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在高雄小港登陸,17級強風和五層樓高(約15公尺,超過七接規劃的堤高)的巨浪,造成高雄港區災情嚴重,但中油整本七接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沒看到對山陀兒颱風等級的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影響評估及對策!

而這是去年12月底環評委員及環境部長彭啟明在環評大會時提過的意見,但中油在今年1月提出的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未將山陀兒颱風17級強風的風險及50年以上風暴潮重現期的評估納入,對2024年的山陀兒隻字未提,僅舉2019年白鹿颱風的三公尺浪高,明顯評估不足、草率隨便!要問中油,若再發生山陀兒等級強風,七接的LNG船、卸收設備、氣化設施能擋17級強風和五層樓巨浪?

洪秀菊強調,環境部在100天內草率通過中油七接案環評,非常鴨霸,為了天然氣發電的供氣需求,不惜毀壞前行政院長林全對大林蒲居民的承諾,在大林蒲未完成遷村前,還要再新建七接帶來更多污染,罔顧居民健康。希望高雄市長陳其邁,以大林蒲居民的權益為念,責成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嚴謹審查中油七接的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海洋局對氣候變遷、瞬間極端無常,應更審慎嚴格要求中油調查評估,不能隨便放水通過。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表示.七接只審一次專案會議後,就於去年12月11日召開環評大會火速通過環評,根本沒有做好實質審查,包括空污及二氧化碳排放都將增加,沒有確定的減污計畫;另外,海底地質沒有調查,沒有建港的基本海底地質資料,如何築堤建港?何況七接要興建長達約七公里海堤及二個碼頭,如此一來將造成突堤效應,且將造成旗津海岸線退縮及七接碼頭淤積,中油完全沒有調查,環評會沒有討論,沒有報告,這樣的七接港口,未來將是無止盡的預算無底洞及浪費民脂民膏,所以,高雄市政府應該要求中油提出一個完整的海底地質調查報告及突堤效應調查報告。

高雄市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黃義英表示,中油要增建近七公里的外廓防波堤,會有漂沙問題和突堤效應,影響周遭海洋生態,但中油在環評時都說沒問題。但從桃園三接工程後漂沙嚴重的前車之鑑,讓人無法相信中油說不會漂沙的評估正確性。黃義英指出,今年一月台灣生態學會發現三接工程漂沙嚴重,突堤效應明顯,未來藻礁岌岌可危,強調當初三接就不應該蓋在那裡,漂沙印證了環團當初的憂心。

此外,位於三接南方的桃園永安漁港漁民也反映漁獲大減,則是三接工程另一個造成環境生態與經濟活動的影響。從三接的案例,可知中油在環評時刻意淡化及罔顧突堤效應和漂沙影響,相信同樣的問題也會發生在七接,這都是蓋七接後會對海岸利用管理發生的問題,但中油在環說書和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都避重就輕,為了要順利蓋七接,什麼大話謊話都敢說!

ㄧ黃義英還說,七接環評案遭環境部草率火速通過部分,在地居民已委託律師向行政院提起行政訴願,訴求環境部的原行政處分(環評審查結論)無效,若遭行政院駁回,將對環境部正式提起行政訴訟。

高雄市金煙囪協文化協會發言人陳玉西表示,七接防波堤總長七公里,二座液化天然氣卸收碼頭,六座儲槽及相關設施用地近38公頃,施工期間污染難以估計,對高雄港區的生態影響評估也避重就輕,不用進入二階環評就火速過關是錯誤的!期盼七接這種典型國家鴨霸式強硬執行的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應有全面性的天然氣政策環評來制止潦草的決定。

陳玉西也指出,七接環評初審未通知大林蒲當地居民參與,環境部罔顧利害關係人權益,就算有公布在網站上,大林蒲居民根本不知道!環境部長彭啓明應改善目前的會議通知程序缺失,明確納入開發案的利害關係人,不要以為開會通知有上網,利害關係人和民眾就該知道有環評審查會議。陳玉西於公聽會上,公開抨擊主席高雄海洋局副局長瀆職,沒有保護好大林蒲沿海四里的海岸線,中央說要開發七接就棄守高雄海岸!

抗議團體代表高喊「環評無效、訴訟到底」,「中油擺爛!陳其邁別放水!」,並訴求大林蒲應先遷村,七接才能動工,並要求高雄市海洋局嚴審七接的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為高雄港的安全嚴格把關,該做足的海洋生態、地質調查,以及極端氣候的評估因應,一個都不能少,不能隨便放水、草率隨便就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