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
臨時得知四接環評大會召開,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聲明文字如下。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指出,一月十七日環評初審中仍有許多關於攸關基隆港航安、基隆城市安全、空污碳排總量、LNG安全存量……等疑義尚未釐清,且環評委員僅被動聽取列席人員的意見,過程中完全沒有進行實質審查就直接送交大會;而會後環境部明知爭議重重,不僅在行政上加速排審,還限縮公民參與,無異於為台電「開綠燈」同時還幫忙「踩油門」。
王醒之更批評,協和四接3.0版填海造地的填築區與基隆市的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完全重疊,基隆市長謝國樑甚至親自出席環評會議表示台電應先取得市府同意才能排審,但環境部竟完全無視於基隆市政府的反對意見、無視於環評作業準則第八條的規定,仍強行排審、強送大會,終究還是讓台灣社會見證「環境部就是經濟部的小弟」。
王醒之呼籲,環評大會不應在社會共識如此低的情況下強行通過此案,應本於專業性與獨立性,退回專案小組進行實質審查。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則指出,從環評初審可五十多人發言,到環評大會對待公民發言刻意限縮的設計,完全就是「開環評倒車」。面對社會爭議高的議題,依照環境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旁聽要點「必要時本部得協調不同意見代表入場旁聽」就是要讓各種意見充分表達,而今不僅無法讓不同意見者公平表達,更變相鼓勵各雙方動員增加中籤率。
蔡雅瀅更批評,過往重大爭議案件如國光石化、三接,為求謹慎重召開不只一次專家會議,且專家會議與專案小組會議分別召開,好有充裕時間討論。但四接環評初審時環境部刻意將「專家會議」與「專案小組」混合召開,導致根本未充分討論。如今,大會召開前的通知疑似違反規定不足七天,更讓人覺得這次大會只是「走個形式過場」而已,她要求環境部應該將環評大會延期,同時要求經濟部即刻進行「政策環評」回應社會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