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聲明】環評大會會前聲明稿|拒絕不法環評!協和四接應退回專案小組實質審查的十大理由

文/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1、專六審專家會議綁專案審、無實質審查結論為四接保送大會,毫無正當性。此外,評估書第6章公布不到7日卻強行召開會議

環境部在專六審中綁專家會議審查,草率召開,海洋生態專家無法到場缺席,港口安全、航運安全爭議未解,唯一於軍港設置接收站之重大國防安全議題則毫無討論,對比起國民黨時期國光石化案分五個主題、舉辦共17場專家會議更顯過水。同時,專六審小組未依專案小組審查作業規範、提出小組針對四接之實質結論,卻以「通過與不通過兩案併陳」、沒有實質審查的結論和下次會議資料,直接顯示了專案小組的失職,更顯示本次四接環評大會沒有任何接續討論的正當條件。

此外,環境部直到2025年2月25日我們的記者會踢爆後,才補上傳評估書第6章電子檔,公布不到7日,卻強行開會,違反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3條第2項:「評估書初稿內容及開會資訊,應於會議舉行七日前公布」。

2、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情形惡意隱瞞且未釐清:

台電委託泰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興公司)製作的評估書第6章第6-65頁記載:「…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皆低於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及管制標準…」。但我們接獲吹哨者爆料,泰興公司受台電委託製作的【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電廠工程技術服務工作 土壤污染細部調查報告】第3-1、3-2頁記載:

「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部分各深度汙染濃度推估圖如圖1~7所示,其中採樣點位D07、D08、D34、G33、G59測值明顯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又以D07測值最高,濃度達54600mg/kg,且污染深度達鋪面下140cm…各點位濃度超出管制標準1000mg/kg之面積如表3-3所示,總體積約為98.784立方公尺…本場址多氯聯苯(PCBs)各深度污染濃度推估圖如圖3-8所示,於採樣點位A05測值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超出管制標準0.09mg/kg之面積如表3-4所示,約為10.0975立方公尺,惟本廠污染物多氯連本(PCBs)之污染範圍可能非第一現場,故實際污染量可能高於估計值…」。

環境部應命台電就土壤污染實際情形提出說明,並依土污法第7條派員進入協和電廠查證土壤及地下水實際污染情形,而非在真相未明,甚至有違反環評法第條評估書記載不實的高度疑慮下,強行送審!

3、操船模擬試驗與水工模型試驗第三方驗證會議紀錄遭刻意隱匿:

台電委託海大做操船模擬試驗與水工模型試驗,結果顯示LNG船高風險航次比例過高、港池內平均波高增加一倍等不利結果;2023年2月3日第三方驗證會議記錄中出列席單位包括基隆港務公司、航港界專業人士提出諸多疑慮與問題;然2023年5月25日的環評專五審會議資料中,不但沒有這份會議紀錄,台電還移花接木刻意誤用了2019年7月18日的「舊」第三方驗證會議資料!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2023年6月20日於立法院公聽會現場踢爆此重大瑕疵並要求更正,但直至2025年1月17日環評初審、2月26日環評大會仍使用上述錯誤資料,顯見台電隱瞞不利資訊、誤導環評委員之犯意明確!

4、珊瑚鑑定與分類錯誤百出,應調查釐清:

2025年1月17日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研究員預錄的影片指出:整本環評書件中珊瑚屬的系統分類與鑑定錯誤百出;環評書件中列出許多珊瑚物種,過去相關生態調查或是個人的調查紀錄中皆未出現在北部海域亞熱帶非礁型珊瑚生態系;珊瑚物種鑑定與分類很大的機率是有問題的,建議環評書件應就所有121種珊瑚至少提供水下生態照,以利查對。不然整本底棲生態調查與後續統計分析的可信度很低。該部分應先調查釐清。

5、協和四接對基隆港的深遠影響應釐清,並到基隆舉辦聽證會面對社會疑慮:

國立台灣大學海洋中心研究員、2024年台灣海洋工程學會傑出貢獻獎得主梁乃匡博士,出席第6次專案小組會議提出:(1) 港口水域限制與安全風險:基隆港水深大、防波堤無法建得足夠長,擴建後的港區迴船空間不足。因強烈潮流與側風影響,船隻進港速度無法減慢,煞車距離不足。拆除西碎波堤後,港內穩靜度下降導致安全問題。(2)天然氣船進港的優先順序:天然氣船進港將壓縮其他船隻進出時間,嚴重影響港口運營。(3)儲槽安全隱患:港區內設置液化天然氣儲槽,如同不定時炸彈,對商港、軍港及周邊居民構成重大威脅。(4)防波堤建設成本與工期問題:45米深的防波堤造價高昂、工期長,且颱風侵襲時仍存在風險。建議比照國光石化到彰化縣舉辦聽證會,協和四接亦應到基隆市舉辦聽證會。

6、LNG儲槽設置地點違反要塞堡壘地帶法並帶來國安風險:

《要塞堡壘地帶法》第3條,內木山營區基地自基地第一區界線外3000至4000公尺為第二區範圍;並依同法第5、6條限制堡壘基地之第二區禁止以可燃質物新設或改設高過六公尺以上之建築物與高於一公尺的鋼筋水泥建築物、非經許可不可通過或停泊外國商船,且任何建設須經國防部審核。四接巨大儲槽與提防坐落在內木山營區1900公尺範圍,不僅違反《要塞堡壘地帶法》亦帶來國安風險,但數年來國防部並未提出任何具體評估方案,歷次環評初審亦未進行國防專業討論!

7、3.0版東移方案填海地點與過去完全不同,應重新辦理範疇界定程序。

8、環評作業準則第8條要求先查明環境敏感地區並檢附有關單位證明,且不得違反敏感區法令之限制規定。四接填海地點位於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且3.0版填海方案未取得基隆市政府書面同意,違反漁業法第44、45條;改變資源條件之使用,違反海岸管理法第12條;減少自然海岸,違反海岸管理法第1條。

9、碳排及空污減量數據不實:

(1)協和電廠向環境部申報的2020 至 2023 年溫室氣體平均年排放 211 萬噸,改建後碳排預估增為 623 萬公噸,爆增為近 3 倍;卻宣稱減碳52%。 (2)空污排放量不得超過管制值,協和現況已無法按106年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內容,排超過管制值的空污;且協和1、2號機早已除役。台電卻以硫氧化物管制值3.7倍、氮氧化物管制值4.3倍做為空污減量的比較基礎,有欺騙之嫌。

10.應評估以節能、儲能、能源管理及再生能源等永續四能,取代高污染、高碳排、重創基隆港、威脅國防安全的協和四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