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
交通部請勿再虛應故事,正視系統性問題!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針對媒體報導「3月15日發生於高雄的交通事故——一名日籍婦人在人行道上遭車輛衝撞,經搶救無效,於4月1日不幸離世」一事,本會深感痛心與憤怒。這場悲劇並非單一個案,而是台灣交通環境長期存在的系統性問題所導致的結果。
我們早已多次呼籲政府應正視車輛侵入人行道的問題,並推動駕照監理制度的改革。然而,交通部卻屢屢敷衍應對,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會想請問政府:這些工程細部標準、駕照監理方式是否有跟日本標準一樣呢?行人在人行道被撞死是不是國恥呢?
基礎設施的缺失,導致本可避免的悲劇
這起事故原本可以透過完善的工程設計來預防,例如設置符合國際標準的護欄或車阻。然而,儘管我們已多次提出紐約、日本等地的工程規範、設計圖與物理指標要求,交通部卻始終未能將這些關鍵措施納入相關法規。
事實上,台灣部分的護欄與車阻,與韓國首爾去年發生的9死事件類似,在車輛衝撞時幾乎無法發揮阻擋作用,使行人暴露於致命風險之中。我們強烈要求政府立即檢討現行人行道安全設施的工程規範,確保其具備實質的保護能力。
駕照監理制度的漏洞,讓不適任駕駛人繼續上路
除了基礎設施不足,駕照監理制度的鬆散也是問題根源之一。政府至今未能推動嚴格的#駕照考核與回訓機制,甚至在去年縮減了記點及檢舉制度,使不適任駕駛人得以繼續上路,危害行人安全。
此次事故的肇事者竟以「看到警察就緊張」為理由,這樣的藉口讓一條寶貴的生命消逝,令人無法接受!駕駛訓練與監理制度的缺陷,讓未具備安全駕駛能力的人仍能輕易取得駕照,這不僅是交通部的失職,更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漠視。
交通部必須對症下藥,而非隔靴搔癢
近年來,政府不斷宣稱已進行許多交通改善措施,改造了若干路口,卻未能有效遏止車輛對行人的威脅。這起不幸的事故,讓一位遠道而來的旅客成為受害者,突顯出台灣行人安全的嚴重問題尚未從根本性真正解決。
本會認同交通部有改善的態度,但態度不足以挽救生命,唯有真正對症下藥,從工程法規、駕照監理、執法的法律標準等多方面進行全面改革,才能避免下一場悲劇的發生。
我們呼籲交通部:停止虛應故事,立即採取系統性行動,保障每一位行人的安全!
發稿單位: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李先生
發稿日期:
2025年4月3日

國恥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