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台北捷運,特休小偷!北捷反復歸零清潔人員年資,服務十年只有三天特休

文/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

依照《勞基法》,你在一家公司只要工作滿1年,就有7天特休,之後,年資愈久特休愈多。
但,在北捷,一名清潔人員很可能服務了10年,卻只得到3天特休。(順道一提:假如你在同一家公司連續待滿10年,有16天特休。)

🔴清潔人員「雇主」變更、年資歸零、特休重計

台北捷運目前(2024年9月24日統計)有652位清潔人員,都是所謂「委外人力」。在委外制度下,北捷每次跟廠商的合約結束(目前為兩年一標),都必須重新招標。假如原本的廠商沒有繼續得標,清潔人員就必須離職(如果想繼續待在北捷),成為新廠商的員工。如此一來,隨著勞工的受僱年資歸零,特休也跟著重新起算。

🔴「委外人力」常駐政府單位負責常態業務,特休年資併計稍稍彌補權益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清潔業者,要去投標一個652名人力需求的標案,會先把人聘滿再去投標嗎?沒標到怎麼辦?相對,假如你得標,前任廠商失去案子,得苦惱怎麼安置手上652名燙手山芋。而在勞工立場,除非舊廠商能在別處提供更好的職缺,否則普遍會選擇留在同一個地方服務。至於採購機關,則也樂見已經熟悉業務的「委外人力」留任,不必經歷新人從頭開始學習的混亂。於是,各方一拍即合,「委外人力」全數從舊廠商轉任到新廠商,繼續待在同一個地方服務,成了不單北捷清潔,而是幾乎所有政府單位的各種人力委外常態;長久持續下去,便形成「委外人力」常駐採購機關,廠商/雇主不斷更換的狀態。

在「委外人力」實際上,成為政府常態人力的情況下,相比長年一起在同個地方服務、甚至負責相同業務的公務員及正式勞工,包括特休在內的各種福利可以隨年資累積、成長,「委外人力」的特休不斷隨「受僱」年資歸零縱然合法,但情理上很難被接受。2019年6月20日,在政府遭受長年批評、抗議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修正 #勞務採購契約範本,將委外人力的 #特休年資併計 列為必須條款。2020年8月13日,台北市政府的 #勞務採購契約範本 跟進做相同修正。按照 #特休年資併計 規定,「委外人力」的特休年資,應該橫跨歷任雇主/廠商,從勞工實際開始在採購機關服務、之後沒有中斷的第一天起算;如此一來,至少在特休這項權益上,「委外人力」可以不被當作次等人,得到平等待遇。

🔴北捷不甩《採購法》規定、監察院調查,拒絕清潔人員特休年資併計

讀到這邊,你大概已經猜到了:對!台北捷運跟清潔廠商的勞務採購契約裡,沒有清潔人員的 #特休年資併計 規定。#政府採購法 第63條寫明:「各類採購契約以採用主管機關訂定之範本為原則。」請問北捷,你們當特休小偷有什麼正當理由嗎?憑什麼不甩契約範本,拒絕 #特休年資併計 規定?

事實上,北捷以前,就被報導過清潔人員的勞動權益受損,而且還不止一次。說來值得玩味,對於「清潔」這項,明明是維持你我生活環境宜居的必要工作,人們往往輕視為「低技術」,政府單位在採購時,大多也滿不在乎地採取最低標。往下,廠商削價競爭得標後,通常會竭盡所能壓低人事成本來榨取利潤,有時甚至到違法地步。2018年,受媒體報導引發,監察院對北捷進行調查,指出承攬清潔業務的廠商們,從2013到2017年的眾多違反勞動法令紀錄,分別有國定假日出勤未加倍發給工資、苛扣工資、未給付工資、工作時數超過法定上限、特別休假短少;調查報告最後,監察院建議北捷的解決方案,包含在勞務採購契約納入 #特休年資併計 規定。事隔七年,北捷絲毫沒有改善。

🔴勞務委外製造失業威脅,有效打壓勞動條件、嚇阻勞工爭取權益

2011年7月,在北捷出版的《軌道經營與管理》半年刊第9期上,有一篇題為〈臺北捷運車站清潔外包契約管理實務及效益分析〉的文章,裡頭寫道:

以2009年度淡水線清潔契約為範例,每年契約金額約為5,666萬元,日清潔人數145人,週期性清潔人數約8人,總計約153人。若採自辦方式,以臺北捷運公司服務員薪資作為自辦成本薪資估算基礎,每年約須10,704萬元之人事成本;若採清潔外包方式,每年將可節省成本高達5,038萬元,約為自辦支付成本金額之1/2,車站清潔工作以外包方式辦理,除可大幅減少成本支出外,亦可獲得廠商的專業技術服務,從旅客滿意度調查結果,亦可得知清潔成效受到旅客高度滿意。

在認識北捷的「特休小偷」技巧後,我們充分瞭解所謂「大幅減少成本支出」的奧秘。透過勞務委外反覆斬斷年資,北捷除了成功竊取清潔人員特休,還有效把他們的薪水永遠壓在起薪。假如勞工對待遇不滿,跳出來爭取權益,北捷只需要等到標案結束,示意新廠商不要僱用,就輕鬆清理掉「不聽話」的勞工。包括北捷在內,政府各單位「委外人力」把這樣的事情看在眼裡,自然任人予取予求。不管在哪個機關,只要有標案即將結束,就很可能出現如下情景:舊廠商欠著加班費、假日出勤工資跟特休折現等一堆錢不給,跟勞工說得先簽自願離職書放棄資遣費,之後也不想付資遣費的新廠商才願意僱用。等到新標案開始,舊廠商已完成驗收、取回保證金,勞工有錢有閒有膽,自己去打官司討債。藉由使勞工陷入反覆、輪迴的週期性失業威脅,勞務委外制度有效打壓勞動條件,讓工人不敢反抗、維護自身權益。

🔴外包商不事生產假雇主,躺著從勞工身上抽錢賺

最後,既然北捷還提到「獲得廠商的專業技術服務」,我們想請你再思考一個問題:廠商承接政府標案,「僱用」來執行業務的勞工,本來就待在採購機關負責同一項業務多年,已經非常熟悉工作,廠商做為「雇主」,不必花力氣招募、訓練、管理;這樣的「雇主」,到底有什麼用處?

答案是:除了一手跟採購機關拿錢,另一手發錢給「員工」,躺在中間不事生產賺價差外,沒有任何用處。台北捷運系統自營運以來,環境整潔一向為北捷自豪、受旅客稱道;北捷一天少不了清潔人員,清潔工作自然是北捷重要、必須的常態業務。明明是常態業務,有什麼正當性不讓勞工的工作穩定、年資連續,交給其實沒有履行雇主職責的外包商從中壓榨、套利?

🔴工會行動一天一站,要求北捷把特休還給清潔人員、停止委外收回自僱

針對北捷長年竊取清潔人員特休,並且毫無正當性地將清潔業務委外,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提出三項訴求;假如北捷真像自己時不時在網站、臉書上展現地那樣「感謝清潔同仁付出」,應該會照辦:
1️⃣台北捷運公司立即清查旗下全體委外清潔人員年資並對外公開。
2️⃣台北捷運公司立即與清潔業務承攬廠商契約變更,併計勞工特休年資。
3️⃣台北捷運公司提出方案、時程,將委外清潔人員收回自僱。

另外,為了讓北捷的旅客們,瞭解每天為自己服務從不間斷的大批清潔人員,所長期遭受的不公待遇;派遣工會從4月8日開始,每天前往一個捷運站向旅客發送傳單,說明清潔人員的勞動權益問題,呼籲公眾一同要求北捷改善。工會去發傳單時,工作人員會背著上面印有 #台北捷運特休小偷 的醒目氣球來吸引注意。只要北捷一天不落實訴求,行動就不停止。整個台北捷運總共117站,我們等著北捷要等工會去過多少站,才會展現對清潔同仁的真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