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公益活動

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今年舉辦的「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年度主題活動:「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停看聽說愛,企業作伙來!」於今日4月26日星期六17:00 ~ 20:30在台北市兒童新樂園舉辦。

不僅有贊助企業的大力支持,立法委員也盛情出席與到場爸媽孩子同樂,活動溫馨順利。透過這個充滿歡樂的場合,參與者們共同營造了一個不依賴打罵、以愛互動的親子環境。我們相信,這個美好的示範,在未來能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逐步擴大實踐,為孩子們締造一個充滿關懷與尊重的未來。

人本教育基金會金仕起董事長致詞時表示: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是以具體行動,為所有小孩建立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這次在兒童新樂園舉辦,更有一種為孩子打造一個成長樂園的意涵。

今年特別邀請企業共同響應,是因為每個企業,背後代表的是數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家庭。友善家庭的職場不僅為員工帶來幸福,更能提升企業生產力,創造雙贏!

人本教育基金會馮喬蘭執行長致詞時表示:

大人對孩子的態度,不只關係到孩子的成長發展,更決定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孩子的現在,就是社會的未來。今天看到企業、立委、孩子與爸媽熱情參與活動,代表我們對於理想社會的夢想集結。

我們一直在思考家長需要的支援系統,透過企業、學校以及公共場所,我們可以支持爸爸媽媽,在「打造愛的家」的推動上,建立重要的資源輸送系統與管道。

像今天這個場合,與會的N G O,都是爸爸媽媽重要的支援系統!透過這樣與企業的正向結合行動,可以在職場就近提供親職資源,創造好的文化,讓社會共同促成友善親子環境。

鐳洋科技王奕翔董事長致詞時表示:

鐳洋科技董事長王奕翔表示,感謝人本教育基金會的邀請,攜手共襄盛舉,推動以「不打小孩」為核心的理念,倡導以愛與尊重的正向教養。王奕翔董事長也簡介鐳洋科技在低軌衛星領域的前瞻佈局,展現以科技賦能社會的願景;同時,身為人父,分享自身的育兒經驗,期盼攜手各界,共同打造更溫暖、安全的成長環境。

中華電信組織暨人才發展處吳文瑞協理致詞時表示:

中華電信提倡「以陪伴取代打罵」;我們提供104週有薪育嬰假、設立9處16班教保中心(8月將新增1處2班),以及育有6歲以下子女的同仁每日可減工1小時(2024年2,373人申請,創造30萬小時的陪伴時光),營造溫馨的親子關係。

立法委員陳培瑜致詞表示:

禁止家內體罰已是全世界的趨勢。許多科學研究證實,以打罵的方式教養小孩,會對腦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全球已經有67個國家禁止家內體罰。尤其民風跟台灣相近的日本、韓國,也在四年前修法禁止體罰。因此,我國政府也正在研擬民法1085條、兒少權法49條修法,禁止家內體罰。根據民調,將近八成家長贊成禁止家內體罰,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陳培瑜認為,政府應該要幫家長想辦法,提供更有效的親職教育,讓家長知道該如何好好跟小孩相處,或者提供育兒喘息服務、改善托育系統、增加親子友善空間。陳培瑜也多次要求衛福部,在修法過程中必須將配套措施納入考量,提供家長更多支援。

立法委員范雲致詞表示:

立法委員范雲說,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但不只那天不能打小孩,所有大人都有責任保護小孩每天都不受到傷害。范雲表示,近期發生許多有前科的惡狼,竟然還有機會一犯再犯性侵猥褻小孩,因此正和人本基金會和其他關心兒少的團體及家長推動「兒童工作證」制度,請大家一起支持。

立法委員張雅琳致詞時表示:

愛與陪伴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力量,停止體罰、傾聽孩子心聲,是打造愛的家的第一步。立委張雅琳強調,與孩子建立關係,可以先從日常的遊戲陪伴做起;因為在遊戲中,我們能與孩子一起思考、一起解決問題、一起歡笑,這正是最珍貴的親子時光。立委張雅琳也呼籲社會大眾正面看待和支持兒童遊戲權,強調「遊戲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權利」。

立法委員林月琴致詞時表示:

除了學校,我想家庭才是孩子情緒最常累積的地方,有時爸媽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太疲憊。最近民法1085條修正拿掉「懲戒」一詞,不是剝奪父母教養權,而是希望推動「不靠打罵的教養」。全球已有67國禁止家庭體罰,台灣早在《兒少權法》中也明定禁止身心暴力。我們希望這個理念更清楚,幫助親子多點理解、少點傷害。在「世界不打小孩日」,邀請爸媽思考:如何用更溫柔有效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因為唯有愛與理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

號召企業成為支持家庭往正向邁進的力量

企業公益參與,是本年度活動的一大主軸。企業對「430國際不打小孩日」不只是公益響應,更與本會合作,對員工家庭分別提供不同支持,如:提供親職講座、提供友善兒童營隊的優惠等。這些計劃不僅使企業與員工合力共創家庭友善環境,也透過示範,進一步號召更多企業加入支持家庭正向教育,善盡社會責任。

立法委員擔任特別關主,與孩子、家長一起同樂,並傳遞對友善育兒環境的全力支持

立法委員陳培瑜、范雲、張雅琳、林月琴,不僅在主舞台與孩子、家長見面,表達將在立法院全力支持、促成有友善育兒環境。

委員們更向家長介紹現場遊戲攤位,並擔任特別關主,與家長一起,陪孩子進行闖關遊戲。攤位會藉由各種遊戲體驗,在快樂的互動中,讓孩子同時學習身體自主、友善溝通、兒童遊戲權以及兒童受到合宜對待的權利。在遊戲中體現並融入重要的兒童權利價值。

陳培瑜委員擔任人本教育中心「拍拍好話牌」特別關主

范雲委員擔任不小盟「我的身體我作主」特別關主

張雅琳委員擔任特公盟「滾吧!球球」特別關主

林月琴委員擔任森林育「滾滾迷宮」特別關主

數位串聯,邀請KOL傳遞不打小孩理念

除了兒童新樂園的年度主題活動外,更有同步展開數位串聯行動。多位KOL參與「好話牌」互動活動,分享自身教養故事及正向好話,透過社群平台,以「#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及「#好話牌說愛我不打小孩」等hashtag,共同傳遞「不打小孩」的理念,鼓勵家長用關懷、理解取代負面情緒與體罰。

推動政府深化對家庭正向教養的支持

在我國政府積極推動0至6歲國家托育,與家內零體罰相關政策之際,各界攜手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顯得尤為關鍵。透過企業、立法委員、公民團體、網路意見領袖共同努力,促使全社會關注兒童權益,並推動從法律、文化到家庭生活全方位的正向轉變。

關於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是由美國「有效管教中心」於1998年發起、經多年國際推廣的運動。目前已成為全球呼籲終止體罰、倡導正向教養的重要運動。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自2006年起,每年在台灣辦理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持續為兒童權益發聲,並致力於落實「不打小孩」的教養理念。

關於好話牌:

好話牌是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牌卡型態出版物,內容精選 52 句給予生命正向力量的「好話」,提供好思維、好句型。以正、負話並列呈現,透過拉開的張力,讓人體會、掌握「好話」的力量。

每一張牌上,都有一句大家習以為常的話,那句話,很可能讓人傷心,大家卻不知道。每一張牌上,都有一句從心裡說出的話;那句話,只要用心說出來,就可以把愛嬴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