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欄

王小棣 X 管中祥對談《公民不冷血》

2014年2月6號,台北國際書展邀請主編《公民不冷血:新世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簿》­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及導演王小棣,談論台灣社運、人民,及媒體間的問題。

《以下為摘錄內容》

監督政府! 社運越多 社會越進步

管中祥:台灣近幾年的社運是越來越蓬勃發展,當一個國家的社運越發達,也代表國家這在進步當中;因為一個強調和諧的社會,有很多真相恐怕是被掩蓋起來。所以一個國家進不進步,通常不會是來自於執政黨的恩澤,也不見得是來自反對黨的監督。特別是當執政黨與反對黨越來越像時,恐怕是難以監督。

公庫為何「紀錄」

管中祥:中國著名導演及大學教授艾曉明老師,拍攝過許多中國底層紀錄片,某次視訊談話時,艾老師談到:「有權力的人最怕被紀錄」而我們紀錄的正是有權利的人最怕看到的。

社運促進反思 卻常淪媒體刻板印象

管中祥:社會運動不只是提出問題,最重要的就是促進「社會啟蒙」、「社會對話」及「社會思考」等;但遺憾的是在主流媒體的呈現總是以二元對立的方式去呈現,僅看到衝突,鮮少瞭解團體真正的訴求,例如關廠工人到底為什麼要抗爭,為什麼要臥軌? 正因許多人不瞭解,所以才要紀錄。

台灣未來靠自己 人民需自己爭取

王小棣:台灣的領導人物其實都各自有很大的包袱,不管藍綠都有不願去碰的題目,但台灣的未來不能什麼不談,什麼都要談,什麼都要想清楚。例如最近的核四議題,不是你我的事情嗎?台灣這座小島有多少資源,能裝多少核廢料、把綠地都打掉、全台蓋滿工廠及要過什麼生活等等,都與我們息息相關,畢竟除了我們還有誰能來關心?

先了解社會 才能關心議題

管中祥:我們這個社會其實常阻礙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畢竟愛這個世界之前你必須先瞭解才能夠去愛,而這也是媒體應該扮演的角色;假使我們都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社會上的悲劇就會不斷重演。

管中祥:例如關廠工人一直在爭取的就是勞基法二十八條的修法,但當世人都不知道勞基法二十八條跟關廠工人是什麼的時候,只要以後又發生惡意關廠的時候,我就可能受到跟關廠工人一樣的對待。

運動不一定  仍待更多努力

王小棣: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心虛。像是看到張藥房的張先生,當我看到他過去在抗爭時,跪下來跟聲援者道謝時,我總覺得他心裡一定認為他的家不會被拆,因為有如此這麼多人在支持,但沒想到最後還是被拆了。我常覺得難過的問自己,我到現場能夠做什麼?萬一幫不到忙呢? 萬一讓情況更嚴苛呢?但我相信還是需要我們更多的努力。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