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易澄(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精神科醫師)
日前,英華威公司董事長費佛樂發表<給反「瘋車」鄉親的話>,強調因其反核立場而致力開發「綠能」,卻也質疑設置風力發電機需訂定「安全距離」的必要。苑裡反瘋車自救會長陳清海先生隨後回覆一公開信指出風機設置過程的程序不正義,不但缺乏與當地居民溝通,並且質疑風機本身會造成居民健康的危害。兩造看似各說各話的公開信,其實凸顯一個台灣面臨的現實困境;在地狹人稠且發展主義至上的台灣,無論哪一種能源的開發,總有可能帶來潛在的健康威脅,而首當其衝的,又往往是最鄰近廠區的地方民眾。
筆者曾經走訪西濱沿海一代,的確發現當地居民飽受風力發電機的噪音所苦,有許多居民必須仰賴鎮靜類藥物才得以入眠。陳清海先生的投書所提到的風車所造成失眠憂鬱的情事是存在的事實,只是缺乏「實證」的數據。除了噪音,發電機設置必須犧牲海岸定沙植被,大量風沙也影響當地區民生活甚鉅。其實,歐洲已有探討風機對人體健康危害的報告,例如荷蘭為了實現大量運用風能的計畫,心理學家、公共衛生學者針對風機附近的居民已有做過調查研究,發現風機附近居民會受到噪音導致的睡眠障礙與心理壓力的負面影響。不過,這種涉及心理與精神健康的危害,在流行病學的定義上可能會面臨過度主觀的批評,亦也涉及精神病理及其成因本身的解釋困境。
不過,社會學者也曾提醒,流行病學研究有時是會缺乏受害者的身體感受與歷史經驗,對於社會變遷缺乏敏感度。即使缺乏現成的實證數據,地方居民所面對的事實是,即使預知發電機可能所帶來的威脅,卻依舊失去選擇生存條件的權力。如果睜開歷史之眼,苑裡居民當然不是第一批受害的居民。在往北一點通霄火力發電廠設置之後,即造成當地海岸環境地貌與生態的改變,並且影響當地居民的生計;往南一點,台中大甲一帶也早已因為密集的風力發電機的設置,導致地方沒落蕭條、居民遷移,年輕一代不願回鄉的現況。回顧台灣歷史,這些貌似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發展,往往都會犧牲地方弱勢居民的權益。假如我們仍要緊追健康議題,必須認知到這些影響,是一種在結構不平等的前提下所發生的。
「苑裡反瘋車」抗爭是近年台灣環境抗爭的一個重要事件,它的重要意義在於反對的是一般人所認定的「綠能」,彰顯的是地方安全與全體國人利益的衝突張力。風力發電在台灣,過去總是被賦予了浪漫化的形象,也因此直到苑裡居民發動抗爭,並且引發地方警力以違反比例原則的方式對待抗爭民眾與學生,才讓國人逐漸了解這個「綠能」背後仍存在的負面影響。在全國民眾再一次發動廢核大遊行的前夕,筆者希望透過這則省思,提醒政府、開發者與社會大眾必須以更加謹慎的態度來思考能源問題可能對台灣這塊土地所帶來的多方面的影響,並且共同思索真正能夠兼具永續且公平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