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香港獨立媒體

「不反抗,你就輸」——專訪《未夠秤》導演 Matthew Torne

文/易汶健 (香港獨立媒體)

電影《未夠秤》,英文名稱Lessons in Dissent。兩位少年,教導香港人,改變社會,由自己做起。15歲的黃之鋒與學民思潮,一步步動員群眾,運用媒體,號召市民反對國民教育,17歲的馬雲祺放下學業,加入社會民主連線,即使背上官司,也無懼街頭抗爭。導演Matthew Torne刻意不判斷兩種運動手法優劣。反之,他認為兩種方法,以及這兩個人,也是成功的。

「黃之鋒沒有真正成功,政府繼續推動國民教育……但我認為兩人也是成功的。之鋒喚醒一代青年人,馬仔令一些人接受較激進的社會行動。十年前,我第一次來香港,顯然沒有人認同激進行動的。」Matthew說。

在其他訪問,Matthew表述跟香港的淵源:從小就迷上港產片,唸牛津大學時,畢業論文是研究張藝謀電影與國家主義。沙士時期,他從北京到了香港,修讀電影,見證七一遊行。2009年,他唸碩士,論文是以「後殖民時代的香港政治」為題做碩士論文,老師是香港史學家曾銳生。然後,就是《未夠秤》。

港。上癮

「我來香港,不是為賺錢,是因為這地方的文化令我著迷。我愛香港,上癮了。」

甚麼東西令他上癮?「是香港人身份。」

Matthew的核心問題,是何謂香港人身份,何謂香港的中國人。「在1997年前,你可以是香港的中國人。中國人身份是源自族群。在1997年之後,中國人身份既源自族群,也源自國族(nationality)。你一定要順從北京的身份定義,才算是中國人。香港人身份跟北京構建的中國人身份出現衝突。香港人和中國人身份也可以並存。香港人的身份角力,這教我著迷。對我來說,倫敦人、英國人、歐洲人,這三個身份並不衝突。我的身份由我決定,不是由政府,皇室或其他人決定。」

001
電影宣傳海報。(圖片來源:電影facebook專頁

抗爭路線非零和,不去嘗試才是輸

2011年暑假,Matthew來香港,希望拍紀錄片。他想紀錄香港有多糟糕。「第一次來香港找題材時,本來想找李柱銘、陳方安生、余若薇做訪問,了解香港政制,表達香港有多糟糕。但我知道,行動勝於空談。那時候,黃之鋒和馬仔在示威場合吸引了我。我知道他們的經歷很有趣。」起初拍攝時,他和之鋒沒有預料2012年出現反國民教育抗爭,更不知道會這麼浩大。

影片拍攝馬仔和之鋒的日常生活。之鋒上學、補習、上教會、在家跟父母和應付記者。記者好奇問,馬仔的父母有何想法。導演說他們不願上鏡。其實,馬仔的家庭已在片段裡面──那就是社民連。他跟黨員在吃飯,聊天,預備示威物資,籌備晚了就在黨總部睡覺。導演尤其感受到黨員關顧馬仔,接濟他,很享受跟他一起的時間,猶如家人。

Matthew留在香港三年拍片,期間為節省製作費,住在深水埗的劏房,放棄在英國牛津買樓,借了錢,又叩門找人捐款,把資金全放在拍攝。現在仍要還款給銀行。他沒有透露總共花了多少,但他感激協助製作提供片段的人,一些幕後製作人員只收取友情價酬勞。他的熱枕感動了身邊人。「馬仔和之鋒的努力同樣感動了很多人。」他說。

導演認為兩位主角的性格和經歷各異,拍攝和前接時,也沒有刻意安排兩人一起交流。他們的相遇點,是曾住同一個屋苑,在同一家小學、中學讀書,以及在示威抗議場合各有各忙。導演說,一來不願強加一些情節,只想紀錄他們的言行,「而且我們不能指令馬仔做些甚麼。他只會做他想做的東西。我喜歡這種真。我可以打電話給之鋒,問他可否在某處見面。馬仔嘛,他會說不如到他那裡去。」

影片表達社會應容許不同路線。Matthew強調,「這不是零和遊戲。不去嘗試才是輸。」

DSCN0404[1]
導演Matthew Torne和製片李炳光。攝影:易汶健

希望社運人觀戲

影片沒有旁白,絕大部分內容是兩位主角的經歷,輔以簡短文字交代事件背景。Matthew指電影是為香港人拍的。電影以廣東話命名每個章節,增加親切感。他深諳香港支持民主的人,不少也是溫和取態的。影片吸引了他們,製作團隊希望打破溫和及激進取態的人的隔閡。

有中學校長和老師買了數行座位,帶學生來看電影。他們問了一些問題,印象最深的,是問Matthew和製片李炳光,他們可以做甚麼。這教二人感動,因為他們想到要做點事改變現狀,而非想著移民一走了之。

不過,兩位最希望社運人士來看:「我拍攝他們,尊敬他們,關心社會運動,一定期待他們來看,更歡迎他們來討論,來批評。」Matthew說。

似乎事與願違。李炳光補充,他們是電影的主體,也是香港的一部份。曾邀請他們來優先場,有一些到了,但沒有聽到很多回應。他們估計碰巧那時正值反服貿運動,不少也要預備聲援台灣學生,所以沒有出席。

「香港仍是個殖民地」

聽到青年人願意留港打拼,記者問Matthew,未來的香港是怎樣。他回應,「香港短期內蠻黑暗。」其中一個原因,是港人治港未能真正落實。在他眼中,北京希望香港能夠「和諧」,希望有強人控制大局。香港仍是個殖民地,宗主國由英國轉為中國而已:「殖民地政府不是看重當地人民的利益,而是為了宗主國的利益。香港政府以往為英國謀利益,消了普羅大眾的聲音,吸納有分量有權力的商賈。立法局和行政局的成員就是由他們主理。現在如是,特區政府聽命於北京。」

他認為下屆香港特首選舉是個假普選。唯獨政府真正了解香港人的訴求,香港人才相信政府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富豪服務。「普選不是完美,看看英美便知,但至少讓民眾的說話被聽見。」

他提醒香港人,一人一票選領導人只是民主體制的一部分:「過往,香港沒有一人一票,但有三權分立,自由的媒體,廉潔。將來,香港有一人一票選舉,但其他制度正在消退。香港的將來,短期內不會有希望。」

Matthew拍了這兩位社運伙子,證明不是絕望。他的信息是,別等待他們拯救香港:「每個人都有其獨有才能,每人都可以參與。長遠來說,我並不這麼悲觀。」

未來幾年,香港充滿挑戰。北京加強控制香港,削去港人身份,無甚爭議。香港人如何回應,足以令他著迷。身份議題,正是他下一部電影的構思。

[電影現正上畫,詳情見此。]

採訪,文字:Chloe Lai、易汶健
主題圖片攝影:恆仔

標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