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鮑帆 本文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合作伙伴「泡泡網」提供
與黨共建新聞學院,這是正在中國各大高校發生的奇觀。
這裏的“黨”,具體而言指兩種機構。一是地方黨委宣傳部。例如,北京市委宣傳部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建新聞學院,江蘇省委宣傳部與南京大學共建新聞傳播學院,首批10家試點先行的高校還包括武漢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安徽師範大學、海南師範大學和重慶師範大學。
二是中央媒體,也即黨報、黨刊、黨的喉舌。目前已簽約的有兩家,一是光明日報社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共建的“光明新聞傳播學院”——不光共建了,連名字都改了,效果非常喜感;二是新華社與北京大學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還好沒改名,但北大的牌子還是讓這次共建引發議論紛紛。
可以預見的是,如無意外,這一共建浪潮還將繼續席卷其他高校的新聞學院,沒有誰可以幸免。除了中央媒體、省委宣傳部之外,更低層級的宣傳部門也已經躍躍欲試——據公開報道,2014年3月14日,青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月敏到中國海洋大學商談共建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事宜。
也許用不了多久,與當地高校共建新聞學院就將成為宣傳部的常規工作,而有宣傳部參與共建則或許會成為建立新聞學院的必要條件。黨委宣傳部和新聞學院將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緊密聯系在一起。
宣傳部為何要這樣做?“靈感”從何而來?其實,2013年12月的一則新華社通稿早已經提供了答案:“中宣部、教育部20日在上海召開現場會,總結推廣上海市委宣傳部與復旦大學共建新聞學院做法經驗,指導10個省市黨委宣傳部門與高等學校簽署共建協議,推動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創新新聞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業界與學界互動、教學與科研貫通、理論與實踐結合,為黨的新聞事業發展培養造就高素質後備人才。”
簡單來說,中宣部要在全國推廣“復旦模式”。
到訪過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人,都會為其氣派的大樓所震撼。這棟大樓不僅有教學、辦公的作用,更設有頗為豪華的21層“復宣酒店”,既承擔培訓、會議的職能,也對外營業。酒店的名字已經赤裸裸地揭示了它的性質:復旦與宣傳部共建的成果。
從2001年底開始的復宣共建,當然不僅僅是蓋一棟樓那麽簡單,它對整個上海的媒體生態、新聞自由狀況的影響十分深遠。要理解“復旦模式”的內涵,我們應該將其置於整個上海新聞界的大背景下觀察。
在中國新聞界,上海是一座臭名昭著的城市:媒體一心撲在掙錢上,政治上非常溫順,不去碰觸敏感題材,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聞作品(《東方早報》的幾篇報道是極少的例外)。這種死氣沈沈的生態與氣氛頗為活躍的北京、廣州非常不同。
是什麽造就了上海新聞界的溫順,乃至懦弱?有人說,這是上海人的性格所致:精明,自利,小家子氣。但是,這樣的說法並不足以令人信服。且不論這些性格特征是帶有偏見的刻板印象,單就上海人性格中的另一面——商業倫理、國際視野、多元文化交流來說,似乎不應該導致這樣的局面。
三位著名的華人傳播學者李金銓、何舟和黃煜曾經解答過這個問題。在200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們總結了馴服上海新聞界的四大制度因素。
一是媒體集中化。廣州的新聞界之所以充滿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座城市有三家激烈競爭的媒體集團: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和廣州日報。本來,上海也有三大報業集團:解放日報、文匯報和新民晚報。但是,1998年,文匯和新民被要求合並,組建成新的文新傳媒。2013年10月,解放又和文匯新民整合重組,於是現在整個上海只有一家上海報業集團。電視領域也是同樣,SMG(上海文廣)一家獨大。
二是由黨掌控的精英流動。在上海,幾大媒體集團的高管是互相流通的,而這完全由宣傳部來任命和指派。在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曾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龔學平(有人稱其為上海文化傳媒業的“太上皇”)一手扶植下,幾大媒體集團幾乎完全由其親信掌控。例如,曾在青海工作二十多年的昔日同學趙凱被其調回上海後,一路升官至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黨委書記,後又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另一個例子是少年成名、年僅35歲就當上SMG總裁的黎瑞剛,他曾在龔學平的手下工作。
三是由黨掌控的資源調動。簡單來說,媒體掙再多錢都不是自己的,完全要由宣傳部來分配。黨所能調動的資源也絕不僅僅是錢——氣派的覆旦新聞學院和復宣酒店就是一個例子。本來,該地塊(國定路400號)是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的所在地,在龔學平的主導下,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被強令要求搬遷至郊區,給覆旦新聞學院騰出地來。
四是打擊新聞專業主義。在與上海媒體人的訪談中,幾位傳播學者發現,一些人私底下表現出對“知識分子良心”,乃至對自由主義的重視,但他們將這些與自己的工作截然分開——“我只是個打工的,黨叫我寫什麽我就寫什麽。”在這樣的氛圍下,追求獨立、客觀和職業準則的新聞專業主義難以成型。
可以看出,整個上海新聞界,從上層管理到基層工作,從人事任命到資源調配,從新聞教育到新聞實踐,已經是一個渾然一體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黨委宣傳部是絕對的核心。通過“共建”,新聞學院也被納入整個系統,成為鏈條上的一個零件。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都進入了上海本地媒體,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循環。
從中宣部的角度來看,上海這13年來的“復旦模式”,可謂極其成功。如今將其推廣至全國,恐怕也是希望在其他地方複製出更多馴服的媒體和媒體人。不過,這一招數能不能在其他地方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還很難說——畢竟,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有不同的歷史傳統,也有各不相同的宣傳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