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環境

推廣興建BRT大眾運輸,就可以對抗空污嗎?

(圖片摘自網路: http://3.bp.blogspot.com/_CDuA0-gixv0/RvrzMS49EQI/AAAAAAAAAAU/knbI-jiQaOs/s400/Curitiba%2Bbus.jpg)

文/余尚儒

最近兩則新聞,首先,台中BRT倉促上路,罵聲連連;其次,巴西世足賽驚險開打,尖叫聲不斷。很少有人知道,全世界第一套BRT(BRT全名Bus Rapid Transit)也就是公車快捷系統,是在巴西的第七大城,庫里奇巴(Curitiba, Brazil),BRT在1974年通車,庫里奇巴也被聯合國選為最合人類居住城市之一;BRT由於造價成本相對軌道運輸低廉,但若妥善運用,運輸效率高,大受好評,其他南美國家,例如,哥倫比亞2000年也有類似的BRT系統。

台灣第一條號稱BRT系統,並不在台中,而在嘉義縣。連結高鐵嘉義站和嘉義市之間的運輸。BRT與一般公車有差異,不外乎BRT專用車道,BRT專用公車站,專用號誌管制,配合BRT動態系統,另外,輔以低底盤車體,方便旅客移動。然而,嘉義的BRT和台中的BRT,在意義上是有差別的。嘉義是聯繫高鐵(交區)和台鐵(市區)之間的交通,只有線性運輸性格不具有網路功能,此外,嘉義BRT非雙節巴士,載客量和一般公車無異。而台中則是以BRT網絡方式規劃,涵蓋大台中週邊鄉鎮,此外雙節低地板設計,運載人數高達120人,班次多的話,才真正具有與軌道運輸同樣的運輸力。

台中市快捷巴士官網中明確指出興建BRT的理由:當全球因為暖化問題,關注節能減碳,推動諸多環保措施之際,應該思考環保且節能減碳之交通方式,而大眾運輸亦具有高效能、低污染的特性,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並減少對汽機車的依賴,是成就綠能低碳城市的要件,更能提升大臺中都會區的交通運輸品質與能力,提供大臺中都會居民一個安全便捷的現代都會生活。

低碳城市的要件之一,就是要環保節能的運輸工具。即使夏季西南風,少了來自中國傳輸的污染物,台灣大都市空氣品質仍然不及格。台中 BRT開通,這幾天台中市空氣品質卻沒改善,無獨有偶,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超過日平均標準35ug/m3,例如6月29日下午,西屯更高達51ug/m3。儘管如此,台灣都市內交通空氣測站只有6座,三座在台北、二座高雄、一座桃園,有些測站高度達9公尺,能否真實反映路邊空氣品質還是大問題。

香港因為大眾運輸發達,深受柴油車製造空氣汙染毒害,香港叢爾小島,設立了12個一般空氣監測站之外,還在香港島鬧區設置3個路邊空氣監測站。更要將汰換老舊柴油車年,增加電動車充電站和零排放巴士等,打造九龍東行人徒步區,讓車輛完全淨空。過去兩年,香港環保署在空氣品質上投入經費超過八億港幣,占總經費四分之一之譜。

(圖片來源:http://ext.pimg.tw/twoffice/1372058983-16781544_m.jpg)

因此,奉勸五都首長,除了大興土木建捷運、輕軌、快捷公車BRT之外,假如沒有讓民眾知道騎乘機車,吸入多少髒空氣,反過來說,努力進行空污教育,不輒也是提高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一大推力。建議市府,不如選擇2~3座BRT車站旁加裝路邊空氣品質測站,並在BRT車站內播放對空氣污染的衛教影片,和提供即時空污數值,賦予BRT運輸功能之外,環境教育的能力,更能事半功倍,提高大眾運輸乘載率。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