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社福

我與漸凍人(六):尾聲,突破一小步,納入健保重大傷病

文/劉蕙芩

「院長,你最近看了中視的漸凍人報導嗎?」1988年十月中旬的立法院院會總質詢中,立法委員林政則拿起了大型的「為漸凍人請命」看板,詢問當時的行政院長蕭萬長,希望政府能重視這種罕見疾病的醫療權益,這是我的專題播出的第二週以後發生的事。

當時,我決定用「尋找漸凍人的尊嚴」為系列報導的名稱,就是想呼籲政府與社會應給予醫療弱勢者應有的生存權與醫療權。我接觸 過一些關心醫療的立委,但只有當時的立委、現任台北市長郝龍斌及林政則委員願意花時間跟我談。其中,林政則委員聽我採訪了這麼多病患,提出了這麼多分析的資料時,十分感動;專題播出的第一週,他打電話告訴我決定要提案,從容易做的事情著手。

果真,他的提案獲得了一百多位立委連署,在院會的公開場合籲請衛生署取消對漸凍人重大傷病的條件限制。行政院長在答詢時也公開承諾,一定會要求衛生署執行。那天,我特別去了立法院採訪,他步出會場時握著我的手說「你的報導我們全家一起看了,讓我非常感動,你放心,這個會期我一定會繼續推動這件事的….」那天立法院的風微涼,但我的手是暖的!

我不只訪問了有影響力的立委們,也找到了可以影響健保運作、各項爭議審議的的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的委員,但只有一位張必富先生有興趣和我討論這個議題。張先生要求我採訪個案時能讓他去看看,徵求病友同意,我們去了幾個家庭。張先生事後在委員會也做了這項提案,成為另一股推動改變的力量。

1999年四月底,衛生署終於正式公告,將「運動神經元疾病」無條件列入健保重大傷病的補助對象。從此,病患確診為這種疾病的那一天起,就可以領到「重大傷病卡」,享受醫療費用減免,為他與病磨長期奮鬥的不可知歲月,多了一份支持與保障。

那天,採訪完這則新聞播出後,回家的路上,不斷地回想起從炎熱的1998年七月底起,歷經盛夏、深秋、再到隔年春天,近九個月來,採訪過的病患們有些相繼辭世,他們生前不避形貌改變勇敢站出來發聲,爭取到的已來不及用在自己身上,只能嘉惠未來無數個即將成為漸凍人的病友。他們是偉大的,而我有幸能參與其中,對生命的價值有更深的體悟,是我記者生涯中永難忘懷的。

那晚,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的眼眶滿是淚水。

這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當年這個專題中所呼籲的諸多建議,現在都已漸漸落實了。有醫院設立了專屬的漸凍人病房,地區性呼吸中心成立了….漸凍人協會努力地讓病友們的生存可以更有意義,甚至帶他們出國與他國漸凍人交流。為什麼我們要持續支持這樣的病友協會,因為,罕見疾病的資源真的不多,病友協會是政府、社會及病患的橋樑,他們可以讓漸凍人的餘生活得有意義,讓我們成為病患們的支持!

不只是冰筒淋下的快感,而是涓滴的愛、行動與關懷。(全文完)

king

公庫按:圖/影片為知名演員金士傑分享閱讀、演出「相約星期二」(台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心得。這是本真人真事改編小說,記錄了著名專欄作家Mitch Albom 的真實經歷。Mitch意外得知他所敬愛老師十分愛護他的老師Morrie Schwartz成為漸凍人,於是他們開始相約在每個星期二一起討論生活的意義﹐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寬容﹑人生的意義等話題。老師去世後﹐作者將筆記整理後出版「相約星期二」,引起全美轟動,並翻成多國語言及舞台劇的演出。

我與漸凍人(一):上天的大玩笑 歌手變大舌頭

我與漸凍人(二):胖媽媽變紙片人 專題播出前辭世

我與漸凍人(三):不是減免一百元,而是活得有尊嚴

我與漸凍人(四):孩子,你要好好撐起這個家!

我與漸凍人(五):我也不想像拴狗一樣綁著她啊!

我與漸凍人(六):尾聲,突破一小步,納入健保重大傷病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