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世傑
「告別藍綠」的柯P這次以超過歷次臺北市長參選人的超高得票數當選臺北市長,從12月1日起,以北市勞工局長做為試金石,採取i-voting的方式,希望由臺灣公民作主,「選」出北市勞動局長。由市長主動放權給市民,堪稱當前臺灣政治進行公共治理的創舉,沒有理由不給予支持與掌聲。
但是,仔細一看,關於北市勞動局長的i-voting流程,卻未讓人感受到設計的周延,相信未來北市府包括環保局長在內的一級局處首長決選將循i-voting的程序辦理。但光從12月1日凌晨公佈的勞動局長i-voting流程就讓人搖頭不已,理由如下:
1.i-voting流程:第一步是由參選人遞交履歷,後由一個為數超過30人的「遴選委員會」負責參選人的審查。而後從最後五位參選人推出兩位進行全民i-voting。你會不會覺得很熟悉?對!這相當類似於被香港「佔中三子」打槍的特首選舉辦法:由一個代表性不知從何而來的「特首提名委員會」挑選出2-3名參選人供香港市民圈選。柯P放棄部分自己對一級局處首長的任命權,將其授予國家的頭家進行決策的精神是值得稱許的,但,如讓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提名委員會擁有最後提名權的生殺大權,在「我挑,你選」(I pick, U choose)的遊戲規則下,又與北京人大於今年七月拍版的香港特首選舉辦法有何差別?
2.審查委員的代表性。如同這一次的佔中運動中,抗議民眾質疑的標的之一就是「提名委員會」的代表性。同樣地,這個問題亦存在於審查委員會。身為一個擁有超過80萬人民意的新任首長,柯P必須向民眾解釋,提名委員會是依據何種原則或規範下的產物?
坦言之,筆者認為這份審查委員會難以招公信以致於影響後續公共治理實驗的績效原因在於:
A.名單一公佈就出錯。據傳,名單中的林佳和教授即表示自己並未允諾名列審查委員名單。
B.名單即為類似傳統選舉中的「勞工後援會」,眾所周知,勞工後援會其實就是工會後援會,工會努力會務的,不少,但佔有工會職務圖利自己的(像是只在意爭取工會幹部會務假而無心於會務者…你知道的),相信只要參加過工會或工運的朋友都心知肚明,也是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雖說筆者支持集體勞動權的實踐,但也必須坦白說,工會並不等勞動領域的全部,缺乏其它個體、集體勞動權、社會福利、勞安衛生等等領域的代表,使得這份審查委員會名單的代表性大打折扣;
3.性別比例失衡。阿扁總統過去提出的「兩性共治」原則到馬英九時代幾乎完全取消,現在令人相當失望的之處在於,柯P陣營這一份審查委員會名單也幾乎是完全缺乏性別意識的實踐結果。試問:如何能夠期待「男性工會幹部」充斥的委員會能夠心思周密的考量到職場中的性別權力失調?為什麼這份名單絲毫不見婦女勞工、勞權與人權界的代表?柯P在競選期間關於婦權問題即少有著墨,更不消說那些具有明顯歧視意涵的言論惹人氣憤不已,現在讓你柯P有個彌補的機會竟然也棄守了。
筆者肯定「全民i政府」的公共治理創新,但是在「臺北市勞動局長提名審查委員會的代表性問題」這一點巨瑕,就足以全面遮蓋全民i政府的美瑜,以致於傷害民眾對全民i政府的思想解放與制度創新的信念。畢竟,市政不是辦家家酒,急就章式的作秀不可能帶來思慮周延的政策。柯P接受全民檢驗的時間已經於12月1日零時正式啟動,這一份審查委員會名單的去留將是柯P能否展現民主素養與執行力的關鍵,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倪世傑於大學時期(1990年代中期)即參與臺灣勞工運動,曾任臺灣土地銀行工會總幹事。現職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同步閱讀:台北市政府勞動局長應如何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