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於聖誕前宣告成立,並啟動Facebook頁面。社交媒體上,沸沸揚揚的在聲討與支持,一夜間幾十個場:情場、歡場、賭場、戰場、球場、磁場等等瞬間成立,褒貶喧嘩之聲,毁了大好的節日。
大部份的論爭都落在蔡東豪沒有交待如何克服恐懼的問題,尤其是在雨傘革命後,秋後算賬勢成,恐懼氣氛更肅殺。而《立場》在革命之時的缺席,亦被視為某種原罪。
不過吵鬧中,尚未看到《立場》作為後雨傘革命年代政治定位的分析。
要有「立場」,要先有定位;從《立場》官方刊詞,他們是立足香港這個「主場」,但誰不身處香港?建制愛港力等,何嘗不是宣稱香港為他們的主場?
《立場》的定位,更見於它的董事會,一半是原來的班底,他們是經營者,一半是新增的吳靄儀、方敏生、何韻詩、練乙錚。
吳靄儀代表著人權等普世價值,是故回歸後第一場導致人大釋法的居港權大案,她選擇站在民意的對立面,站在港人內地子女一方,因為有些價值比起選票與掌聲重要。方敏生以其社聯的背景,則代表著本地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可以說,她們均是傳統泛民人物。
由天星皇后反國教到雨傘革命,新的政治力量冒起,包括青年與本土,這兩股力量時而與泛民政黨合作,時而倒戈,反建制力量自反國教以後不斷的分裂與內耗,令人憂慮改變力量會被徹底瓦解。
《立場》董事會的組成,無疑回應了這個擔憂。積極介入雨傘運動的何韻詩,代表了新冒起的青年力量,而練乙錚則代表了以香港為中心的本土政治。
若傳統泛民與新的政治力量能重整,並站在同一陣線,無疑能疏瓦目前的矛盾,從新統一戰線再起步。至於如何融合傳統泛民、青年與本土這些政治力量去展示「立場」,則要倚靠經營團隊以及他們的駐場博客群。
《立場》的編輯群均來自原來《主場》班底,目前一共11人,從《主場》的經驗,他們在拿捏新聞角度與圖像化新聞的功力確實很出色,但是否能在紛擾的政治裡,重設議題,劃出一個共同改變的框架,涉及新聞以外的政治視野。
再且,因為組織由商業變為非盈利模式,在運作上,不能重覆《主場》一套﹣﹣走商業路線要在擊點量取勝,走捐款路線則要令捐款者認同媒體的核心價值,廣告市場與價值市場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此外,假如捐款者不是來自大戶而是來自小眾,在價值經營上,將極之艱難,開支越大,經營的壓力也會倍增。
目前有部份網絡媒體已採取捐款支持的方式經營,較有明顯政治議程的較倚靠大戶支持,而倚靠小戶捐款的,有的靠名嘴吸引死忠粉絲,但在 facebook 的社交互動下,卻容易產生回音效應,有的則透過把組織規模縮細,以減輕開支,再以義工團隊分攤工作。
《香港獨立媒體網》屬於後者的刀仔鋸大樹型,十年來均靠小戶捐款,到現在儘管Facebook 專頁慮積了越40萬 likes,Alexa 本地排名爬升到前300,負責內容管理及統籌編採團隊的全職編輯只有兩人。
說到這裡來一段小插曲,記得在《主場》關閉後不久,有泛民的朋友曾勸《獨媒》大力籌款以吸納《主場》的夢幻團隊,並滿有把握地說以當時的形勢籌幾百萬不是問題。朋友看得起,自然高興,不過,最大的前提是人家的團隊不是你說要接便接,而不少編輯亦以豆泥媒體「爛泥扶不上柄」的態度,笑說「萬一真係得,獨媒就不是獨媒了」。笑聲背後其實是對籌款市場不感樂觀,即使當下籌得百萬,要持續把如此大規模的媒體養下去,談何容易?
故此,我對以非盈利《立場》最大的期望是,希望它能像當年開拓 Facebook 網媒市場般,改變香港新聞消費者的習慣,讓讀者明白新聞自由有價,建立讀者以小額捐款支持獨立自主媒體的文化。這是《獨媒》一直想做,卻又因捉襟見肘,「自己顧唔掂自己」的情況下,未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