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試圖以消費券來振興景氣的政策最近在民間社會發酵,外界對於刺激當前消費,卻要債留子孫的剜肉補瘡行徑大多不能苟同,認為這政策治標不治本。但是在台灣有一群人,因為取得身份證的過程冗長,不但享受不到消費券的權利,他們本身與兒女還要共同承擔政府八百多億的舉債。
2008/11/20 苦勞報導
消費券發放獨漏新移民
團體表達抗議心聲
劉光瑩
苦勞網特約記者
馬政府試圖以消費券來振興景氣的政策最近在民間社會發酵,外界對於刺激當前消費,卻要債留子孫的剜肉補瘡行徑大多不能苟同,認為這政策治標不治本。但是在台灣有一群人,因為取得身份證的過程冗長,不但享受不到消費券的權利,他們本身與兒女還要共同承擔政府八百多億的舉債。
由臺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帶領的一群新移民及家人今天上午至行政院前,抗議政府在制訂消費券發放標準時限定只有「有中華民國身份證者」才能領取,而目前臺灣為數四十多萬的新移民當中,仍有28萬多人尚未取得身份證,他們和其他國民一樣工作、繳納所得稅、必須養家活口,卻被排除在一般國民應享的福利之外,新移民們對此喊出「稅金少不了,福利都沒有」的口號,表達嚴正抗議。
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執行長張育華指出,新移民一到臺灣來就努力工作養家,也乖乖盡繳納所得稅的義務,為何在應享權利上就是二等公民的待遇?不僅是最近的消費券,之前內政部還曾一度要求欲取得身份證的新移民必須提出42萬元的財力證明,遭到新移民與各界群起痛批政府嫌貧愛富,因而取消。
現場更有大陸籍配偶的先生痛陳,他的妻子要申請勞工貸款,明明台北市政府已經核准申貸,卻被勞委會以「沒有身分證」打了回票;而在安定就業的方面,新移民並無法享受失業給付,一旦不幸失業只有靠自己。張育華認為,這種種不平等待遇,在在凸顯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新移民仍存在國族和階級上的歧視。
其實在場團體也不諱言,消費券政策在思慮上有欠周密,馬政府只考慮一時的消費額成長,而不惜讓子孫負債,花費829億元的納稅錢,充其量也只能增加0.64%的GDP(國內生產毛額),人民還滿心歡喜的為這些額外的支出背債,好似朝三暮四的猴子,寅吃卯糧還沾沾自喜。
但是如果能夠利用消費券這個當紅的議題,挑起外界對於新移民權利的關注,進而讓更多人反思國家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民,不論其種族、身份或是階級,而不是利用社會福利的分配,來分化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民,臺灣也許才能往「國際化」或是「人權立國」的目標更跨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