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湯姆
昨日車程後半讀的是這本,很好看,以至於看完我一直想,上回讀到這樣精彩的政治/外交報導,是多久、多久以前的事了。答案是,想不起來。閱讀太少、太短,我唯一可以想到的參照座標是林博文,但林氏之筆,總有那麼一點人物掌故的嗑牙調調,要做到以記者之眼詮釋身處的時代歷史政權波濤,是的,即便是林博文亦太單薄,而今時之筆就更是點點點。這與整個時代媒體環境變遷有關,只批評記者個人,意義不大。摘後記一段來突顯此書寫作的作者自我意識:
❝ ……自此後,兩岸新聞不再有描寫和解釋現實的能力,兩岸關係的討論淪為一種選邊表態的政治行為。
我厭倦了這種反覆無止境的拿文字堆砌概念的遊戲和政治表態算計。希望用這本書記下一點「人」的故事,所有被兩岸關係影響到的一個一個的「人」:奧運場邊的台灣球迷、被綁架的情報員和他們的家庭、遭到扣押的宗教修習者、作品被查禁的作家、流亡的中國異議人世、必須扭曲專業牽就現實的台灣記者,甚或是埋在地下六十年的國軍官兵的骨骸和他們的遺眷……
在政治人物號稱「六十年最佳」的兩岸關係裡,這些人遭逢的困境理應受到國家一體對待。不管它在哪一個領域:是政治問題就談政治,是人權問題就談人權,是兩岸法律差異就談兩岸法律差異,敞開來,回到那個領域去解決。政府發展兩岸關係是為了替「人」服務,而不應該藉著諸如「先經後政」這樣的名目,成為特定政商集團獲取權力和利益的禁臠。這本書希望為這些兩岸關係裡的「失聲者」發聲,如同一句新聞人的自我期許:Voice for voiceless。(李志德 2014:352-3)❞
這本書的市場操作並不扣連三一八,我自己其實也很排斥三一八後的出版熱潮,只是不會全盤否定。如果我們抱持著同一種舊日的出版信念(出版應能解釋現實),那麼無可諱言,台灣當下短效書市為這年的社會熱情交出的成績單並不好看,甚至有的書我可以如是論定:紙書編輯已自我放棄這詮釋環境現實的義務,只能是網路當紅論述的搜集者,甚至說,是跟風搶快但半年後盡成廢紙的取巧出版。但是,如果要找一本能詮釋三一八運動的歷史脈絡的書,這本應是目前最重要的。雖然學術研究與新聞報導不能一同比評,吳介民一書我亦以為非常重要,但私心覺得,李志德交出的成績單,比《第三種中國想像》一書更值得知識圈的掌聲。(而在激情投入或跟風取巧中不斷暴露自己的壞掉的,偷偷知道就好。)
不去沾三一八的商業熱度,是種出版行銷上的可愛姿態,李志德記述的是這十年的兩岸交往,以政治記者的視角來詮釋此間的種種角力與現實衝突,他的書,或這場運動,俱是這十年的果。我們討論攝影常會引卡帕: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但對整個新聞生產而言,時間因素比空間因素更重要: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等得不夠久。出版亦如此,你下了多少功夫,在社會能量還未爆開前你就下了多少功夫,讀者都看得出來。再說一次,新聞與出版應該要能解釋環境現實所為而來(差別在截稿時效),而不是出版或新聞現象需要依賴當下現實來廣告、來販售。
題外話,雖如此,更依然堅決反對劃設記者採訪區與記者穿背心喔,在不同的採訪脈絡裡,何為記者就有不同的自我界定與專業反省,對於已經失落無幾的兩岸採訪來說,重新定義記者身份與職責很重要,但比如台灣此時此刻,上述認定的作為只是讓已淪為金權禁臠的安逸主流鏡頭,離失聲者的面孔更遠更遠。還有,因為開頭與結尾都是李振昌的投球,怎麼能不推呢。而這書的謝辭,通常沒人會去讀只是用來交待人情的謝辭,也好看。是種清楚意識記者與受訪人物的觀看距離,以及記者亦身為歷史中一浮沉個人的雙重情境的一篇致謝。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