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凌晨,桃園新屋的保齡球館發生大火,獲報後消防隊立即派員搶救,然而在救災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6名消防隊員不幸喪生,六人均只有20多歲。
這場意外又讓消防員「裝備老、人員少」的問題被看見,然而當事情過後,消防員的權益又被忽視。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台灣因公殉職的消防隊員近二十位,但是官方每每都說要檢討,卻在風頭過後都忘得一乾二淨,甚至對於挺身爭取權益的高雄市消防員徐國堯祭出申誡處分。

台灣與外國的消防員工作時數比較圖。盧易詩、潘乃欣、黃勝淋/製作。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指出,現有消防人力大約一萬三千名,距離消防局所設定的26006名標準員額(值班一天、休息一天的人力最低需求),短缺將近一半。
而根據消防署的數據,台灣消防員人力遠低於歐美日國家,每 1757人才配有1名消防員,倫敦是1107人、東京731人、紐約519人。
由於種種因素,使得消防員每每都是背著神主牌到現場救災,生命在制度的不作為下,暴露在危險之中。只能無奈吶喊「我在救火,誰來救我?」
消防員的生命與權益到底受到了什麼樣的壓迫與危害,為何每次任務都是在死神周圍徘徊?
來賓:楊適瑋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主持人:管中祥

火災出勤人車比&出勤缺額情況。盧易詩、潘乃欣、黃勝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