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佈欄

捐款挺公庫 為社運作紀錄–2015年1月捐款徵信

文/大暴龍

2008年開始在我成為公民記者的初期,只帶著一台簡單的數位相機,採訪的報導卻經常成為「獨家」!事實上,並不是因為我有特別能耐跑到什麼獨家新聞,原因是通常沒有其他媒體到場。有時,現場較常看到是公視的記者,因為有大大的麥牌可供辨識,不過也有幾位不固定的年輕人會帶著小DV,不似一般媒體來去匆匆,在現場跟我較勁似地比誰拍得久跟得長,幾次攀談後才知道原來是那個所謂「公民行動影音記錄資料庫」的。

哈哈,觀察一段時間瞭解「公庫」的習性以後,從此「公庫」會到的場合,我就有理由「偷懶」了,其實說偷懶並不正確,應該是我就有更多時間去拍攝其他的「獨家」了。當然,在我們都在的現場,也偶而可以臨時分組,拍攝不同角度的畫面。

「公庫」號稱是影片最「長」的新聞報導,不等待「衝突」,不追求高收視率,目的就在呈現最完整的現場狀況,記錄一般社會民眾認為「冷僻」、「抗議」、商業邏輯下媒體不報導,卻是台灣真實存在的重大議題。

近幾年來,樂見台灣「獨立媒體」或「公民新聞」的活躍發展,補充商業媒體的部份失能與不足,但是缺少穩定經費維持運作,無法擴大記錄的能量卻是共同面對的問題,「公庫」早期固定的國科會計劃經費,到這幾年由民間自行籌措財源,雖然一路走來倍感辛苦,但仍然不願放棄初衷!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這句老話如果放在目前的媒體環境來看,足以讓人有許多的憂慮!多年以後,研究者如何透過當時的新聞報導來看待我們這代的「歷史」呢?是否該慶幸這幾年來「公庫」的辛勤勞動為台灣留下無比珍貴的影音記錄?就如類似過往「綠色小組」前輩們在那個高壓統治的年代樹立的典範!

做為「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發起人和捐款人的一份子,「公庫」存在的長長久久是我最衷心的願望,也期待有心的朋友一起來支持「公庫」,拉自己一把,拉未來的台灣一把。

「捐款挺公庫 做好更多事」,喔,這有抄襲混淆之嫌?那換這一句啦!

「捐款挺公庫 為社運作紀錄」

公庫按:上個月我們收到一大筆來自大直高中三年三班同學的捐款,正在準備大考的他們作了酷卡,將販售的盈餘捐給公庫,非常感動,非常感謝!這樣的力量看似微小,對我們來說,卻是巨大的,萬分感激。
一月開始,公庫也和十多位高中教師合作「教室外的公民課」專欄,因為我們認為,「公民」不只是課堂知識,更是日常生活的具體實踐,而社會是由公民構成,公民則為社會進步的重要動能。透過這樣的專欄和更多年輕朋友分享,公民行動及公民不服從的理念與實踐。
新的一年,公庫除了繼續為報導台灣社會運動,也將強化網站的資訊整理以及協會的行政能量,透過易懂、有系統的方式呈現議題,對一個非營利媒體而言,健全的行政與財政支持,才能讓前線記者無後顧之憂,有更好的發揮。因此,我們將新聘一位負責網站編輯、美術兼行政業務的同仁,除了兩位記者,共有三位專職人員,每個月的人事開支將近十萬元。我們希望在五月底前,每月能有十萬元的定時定額捐款,這樣才能持續、穩定的運作,繼續為台灣社運作紀錄。不過,目前固定捐款只有兩萬多,離目標還有段距離,歡迎各位朋友鬥陣相挺
除了一次性捐款,更期待您能定時定額捐款挺公庫,以維持我們穩定、長久的運作。

以下是2015年1月的捐款徵信:

  • 單筆捐款:大直高中303班 5000、公庫之友500、黃順星1000、黃國富2000、賴柷洪500、楊鵑如1000、yu 1500、張軒豪10000、管中祥3000、公庫之友2500、台灣趨勢研究股份有限公司10000元。(單筆捐款共計37,000元)
  • 定時定額:管中祥1000,吳東牧300,杜可瑜500,何立安3000,王富瑾200,child 200,宮瑀1000,林欣怡500,RAY84421 300,李建宏500,蔡延鈴500,公庫之友200,吳哲毅3000,高佳慧200,洪慧瑩300,蘇瑋智200,唐士哲500,小治500,黑面1000,林展立1000,楊孟麗1000,黃淑梅500,郭孟佳200,周威同500、郭力昕500、公庫之友1000、陳珊珊200、張淑媚500、劉靜怡1000、魏楚陽500、黃能揚200、林麗雲500、劉昌德1000。(定時定額共計22,500元)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