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環境

香港垃圾桶的一天

文/朱漢強 (香港會社民工工作室創辦人/獨立環境政策評論員)

上水商舖遭縱火當天,我們剛巧在事發地點10米之遙處做垃圾桶調查。進行這次調查須要整天呆在水貨區,兼且不時「東張西望」--朋友笑說我們沒有被警察當疑犯帶走,「應該偷笑」。

實驗的設計,是把垃圾桶當成主角,在桶內裝置攝錄鏡頭,模擬它的視點朝九晚五看世界,也看人們如何對待它,並拍成以下短片。水貨區不是我們唯一的實驗場,另外兩個分別在住宅區和商住區。

在後兩個調查點上,清潔工在調查期內只傾倒一到兩次垃圾,但在上水,目標垃圾桶平均每兩小時便要清空一次。清潔工倒完一次又一次,待下午三點終於失守,唯有臨時配置通常只留守垃圾房內的綠色大型垃圾桶--但大桶只撐了五分鐘。傍晚六時,第二個大桶急急被派上陣,於是兩大一小的桶子彷彿「排排企食粉果」,令原本(行李)車來(行李)車去的街道更見擠擁。要知道,一個大桶的容量相等於五個一般垃圾桶,要不是有大桶撐住,清潔工大概要多倒二十次垃圾,才能「解救」現場滿溢的垃圾和被重重圍困的桶子。

我們無意單單針對內地水貨客,因為從前後兩日的現場觀察所見,水貨交易中不乏本地水貨客和推波助瀾的商戶,背後甚至還有兩地的集團操控。

常聽説政府制訂決策時「要取得各方平衡」,而可持續發展正要平衡環境、社會和經濟發展這幾方面的考量。然而,在水貨議題上,不勝負荷的垃圾量卻在在顯示社區已經嚴重向經濟傾斜。口說平衡,實情卻縱容了大大的失衡。

如果垃圾桶會説話,它大概會告訴我們,目前的荒誕已經嚴重超出它的承受能耐──哪怕多加加加幾個「外援」垃圾桶。

同樣,暴潮般的水貨活動,我們,又是否承受得了?

這既是廢物議題,也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命題。

再見垃圾桶」項目,由「會社民工工作室」推出,試著從垃圾桶看香港的廢物管理,也觀照香港的社會價值。歡迎給我們的臉書專頁按個like,加入交流、討論。謝謝!

原標題:水貨區垃圾桶的朝九晚五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