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震 本文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合作伙伴「泡泡網」提供
北大法學教授賀衛方與意識形態部門的角力仍在繼續。從現在的情勢看,賀衛方已經成為在高校強化意識形態管控的一大挑戰,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眾說紛紜。但有一個角度值得重視,那就是:微博在這場對壘中的功能更值得註意,它已經不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交媒體,而是逐漸成為被當局熟練掌控的“意識形態媒體”。
所謂意識形態媒體,是指服從黨的政治鬥爭的需要所建立起來的宣傳輿論陣地。文革中的「兩報一刊」時代,是指《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誌。現在,這個名單在延長,增加了諸如《環球時報》、《求是》雜誌,還有社交媒體類別的新浪微博。
與舊式意識形態媒體不同,新浪微博作為新媒體出現,即使曾經讓執政黨難以應付,但是在持續的高壓審查下,新浪微博已經被馴服。以大V為核心所營造起來的微博信息框架,一旦大V被鎮壓、收服或收買,微博的整個話語體系都在向意識形態化方向轉變。
意識形態媒體2.0
借助去年底今年初的操作手法看,政權在發動意識形態攻擊戰的時候,演練了一套嫻熟的輿論戰術:先由傳統類型的意識形態媒體發表文章,設置議題時特意勾連某些微博大V,從而造成微博輿論場域的聯動效應,借助微博的人際傳播,壯大意識形態鬥爭的影響力。
微博之所以無法抗拒它自身變成意識形態媒體,一是經過最近兩年的管制,有力地排斥了自由派聲音在微博的存在,自由主義立場的大V受到壓制,活躍性驟降;二是官方鼓動政務微博進駐,一邊清場一邊讓政府聲音進場,從而改變了微博生態的多樣性。
結構單一、聲音單調的微博越來越有利於意識形態議題的擴散——因為它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到有力牽制——而且,它與微博用戶的恐懼心理相輔相成:越是強調意識形態,越能激起用戶的恐懼心態;而越是恐懼,越容易造成意識形態議題的敏感,進而促成規模化傳播,形成了以意識形態為中心的循環。
高大喇叭下的邊緣聲音
就連反對者也會發現,自己在被意識形態議題牽著鼻子走。
從在高校推行意識形態管控的精密步驟看,現實情況可能更加糟糕,一個主要的變化是無法直接地正面否定意識形態,只能做迂迴側擊——問題是,當迂迴側擊作為一個戰略被反對者使用時,它實質上是承認這個體制的合理性,這就會將自身置於“諫言者”的角色,那麽它就無法進行有力的辯駁,就會顯得非常被動,難以有效回應。
微博成為一個超大型的廣場,但這個廣場不是觀點的自由市場,而是變成被高音大喇叭占據的政治廣場。那些嘲笑意識形態操弄的聲音,不僅不合時宜,更主要的是,聲音被淹沒在意識形態議題掀起的大字報、大批判的赤色海洋中。作為「意識形態媒體」的微博,越來越像雞肋。
所以,現在的一個問題可能是:需要拆掉微博這個「廣場」,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弱化它,讓它成為廢墟一樣的東西,因為它無法被正確利用。過去那種認為微博促成社會運動、甚至引發革命的判斷越來越顯得過度樂觀,安替所預言“維穩的微博”,正降臨在日益強大的防火長城裏。
可以想見,對微博的「轉性」已經讓當局嘗到了甜頭,輿論一律不再是夢想。在此前提條件下,更可以加以優化利用,從而服務於意識形態的政工需求,微博的功能勢必會愈加扭曲,而微博用戶勢必變成意識形態攻擊戰的“肉雞”,這是很可悲的局面。
總之,「社交媒體的微博」轉變為「意識形態媒體的微博」絕對是個壞消息。大眾話語的「容器」扭曲了「話語」,並且成為大眾話語的限度,成為意識形態話語的「大殺器」,凝聚在這種社交媒體上的傳播優勢也正在向執政黨加速傾斜,這是意識形態的反對者不得不思考的命題,如果繼續陷在這個泥潭裏,真的很難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