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帶給人民希望感,有這麼難嗎?

文/賴柷宏(北一女中公民科教師)

從「給人一點希望好嗎?」這句話談起

農曆過年前一週,高雄大寮監獄爆發六名囚犯挾持人質事件,最後,這六名受刑人自戕落幕。他們在與警方對峙談判的過程中,透過矯正署長公布五項訴求,其中一句「給人一點希望好嗎?」,令筆者印象深刻,當時正值逢年過節的前夕,這句話聽來令人不勝唏噓。當然,絕大多數的民眾也許會認為:這些極惡不赦的罪犯,憑甚麼要社會去同情他們的處境?他們在監獄所遭逢的不公平或不人道的待遇,難道不是自作自受、罪有應得嗎?如今竟敢大膽劫獄,真是不知悔改!筆者無意反駁這些質疑。只不過,台灣社會有多少人願意深思,這些社會的邊緣人為什麼會犯罪?甚至,為什麼這些罪犯會生長在社會的黑暗角落?如果我們有機會深究每位受刑人於入獄前的人生故事,或許才會體悟到他們的生命經驗,是我們在過去不曾或將來也不會有機會體驗的人生歷程。

人民的生活動力來自於希望感

什麼是希望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Charles R. Snyder所提出的希望感理論(Hope theory),其指出希望感(Hope)是一種個人達成目標的認知思考歷程,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個人會先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再根據此目標產生動機,進而採取有效的策略或方法,來達成其所設定的目標。希望感愈高的人,通常較積極正向,會將達成目標過程中所遭遇的挫折視為對自我的挑戰;希望感愈低的人,則是較消極悲觀,對於邁向目標過程中所受到的種種阻礙,經常怨天尤人。可見一個沒什麼希望感的人,容易陷入負面的低潮情緒,對人生自然就不抱持任何期待了。Snyder及其同僚甚至以「心理死亡」(psychological death),闡釋喪失希望感所致的嚴重後果,對照農曆年前大寮監獄六名受刑人,是否能以「心理死亡」來說明這六名受刑人於劫獄當時的內心狀態?

誰需要希望感?

我國教育學者唐淑華曾列出,生活中幾類最需要希望感的人,包括:集中營裡的人、癌末病人、面臨命運嚴苛考驗的人、助人工作者及學生等,除了上述這些人之外,筆者認為社會上其他的弱勢群體,甚至現今許多仍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都亟需希望感。面對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社會,人民如何提升希望感?寫到這裡,筆者不禁想到已故歌手薛岳的一首經典名曲:「如果沒有明天」,當人們在面對人生絕境時,如何創造一絲希望感?當人民難以提升自我的希望感時,又有誰能帶給人民希望感?

政府能帶給人民希望感嗎?

面對執政近七年的馬政府,或許多數的民眾已不敢奢望政府能帶給人民希望感。然而,日前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在臉書發文,預告年後四月將釋出第一波只租不賣的聯合開發住宅,每月租金約從6800元起跳,此消息一出,筆者在相關新聞連結的底端留言串,看到眾多網友紛紛發言肯定。姑且不論,這項利多的政策宣示,未來執行的成效如何,但至少讓長期在臺北就學與就業的年輕人,對未來能否在台北市安居樂業,萌生了不少希望感!由此可知,政府帶給人民希望感並非難事,政府可藉由各項社會政策,讓人民看得到生活的目標,進而使人民能採取各種可行的策略達成內心的願望。此外,從人權保障的角度思考,國家若能積極提升人民生存的希望感,不也是對人性尊嚴的基本尊重嗎?

新的一年,看得到未來的希望嗎?

大年初一,大家除了彼此互道恭喜之外,每人心裡總是期盼新的一年,都能看到未來的希望,更期待未來的希望,都能一一如願實現。當然,我們更衷心期盼政府在未來一年,能透過積極有為的政策,帶給人民多一點希望。反之,如果政府帶給人民的不是希望,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甚至最後只有絕望,那麼明年初,覺醒的公民們,勢必再次透過手中的選票,狠狠地使當前的執政黨「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