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環境

PM2.5真實情況恐更嚴重:路邊監測才能面對現實

文/余尚儒(PM2.5自救會發起人)

中國記者柴靜發表的空污報告 《穹頂之下》,帶來巨大迴響,還記得影片一開始不久柴靜背了一台24小時監測儀器,紀錄自己一天的PM2.5暴露。我們一天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在室內,剩下時間會出去街上,到底我們一天暴露了多少PM2.5,所能依賴的數據,大多來自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在哪裡呢?

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的位置通常在高樓上,例如去年全國PM2.5濃度最嚴重幾個都市,斗六測站於雲林縣斗六市斗六高中三樓頂,屬一般大氣監測站,採樣口離地面高約12米,距離主要道路105公尺。嘉義測站位於嘉義大學新民校區管理學院B棟頂樓,採樣口高度17.5公尺,距離主要道路30公尺。南投埔里測站位於埔里國中教室之三樓頂,採樣口高度19.5公尺,距離主要道路25公尺。作為空氣品質環境背景值。

我們知道PM2.5除自然的海砂以及地表揚塵,工業排放,有部分來自交通排放,然而,事實上,國內目前只有台北市、新北市和高雄市有交通空氣品質監測站:共6站(鳳山,三重,中壢,永和,復興、大同)。台中市明年也將完成一座交通監測站。香港在銅鑼灣、中環和旺角各有一座路邊監測站(交通監測站),採樣高度在3米到4.5米之間。反應路邊即時空氣品質,尤其交通工具影響。

一般監測站和交通監測站各有其功能,然而對每天行走或騎乘機車的多數民眾而言,路邊監測站(交通監測站)才能真正反應民眾生活空間的空氣品質,尤其本身是沒有大型固定污染源城市,例如嘉義市、斗六市和埔里鎮,更需要釐清環境背景值與交通工具的影響之間差異,才能採取有效的因應對策。

或許我們無法家家戶戶,發給一台24小時監測儀器。對於一些間歇性污染源,例如,國小家長接送區、塞滿機動車的菜市場、廟宇燃燒鞭炮以及露天燃燒稻草,只要可以信任的小型監測儀器,在社區內定期定點的巡迴監測,讓數據教育民眾。

資訊公開、透明和即時,才能喚醒民眾的危害意識(Hazard Awareness),建立有意識的公民社會,才是環保部門推動空污減量的最佳助手。中央政府應大魄大力在中南部重災區設置交通監測站,地方政府應積極建置巡迴監測,搭配環境教育,合力落實空污減排減量,讓台灣民眾早日擺脫 《穹頂之下》的陰霾。

B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