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教育

屏東有個住不到宿舍的學生

文/陳政亮(高教工會秘書長)

前幾天剛聽到教育部針對高教少子化危機而提出的「創新轉型」方案,於此同時,工會也收到了一位屏大(原屏教大與屏商合併)的學生家長的來信,她說:孩子在兩校合併前就讀於屏教大,並且住在學校宿舍。在合併前,校長曾保證說:學生住宿四年都沒有問題「只要想住都可以住」,而在提給教育部的「合併計劃書」中亦寫道「保證學生原有之權利」;沒想到合併後,宿舍居然不夠了(咦,這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法而已嗎?),校方既不跟學生與家長說明到底怎麼了,就自顧自的辦起宿舍抽籤了。

我是不知道這位學生抽到了沒?但從信中透露出的不滿—她還查了屏教大過去的招生網頁,的確寫到百分之百可住宿的承諾,並要據此向校方提告—我看大概是沒抽到。

其實學生沒宿舍住,在校方與教育部看來,大概是一件芝麻綠豆小事吧!但我卻因為這種「小事」,聯想到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與興國管理學院的學生。一年多前,高鳳在寒假結束前個禮拜,突如其來的關校,弄得家長與學生措手不及。在沒有時間考慮的狀況下,學生就被轉到不同的學校了。當初,教育部也是信誓旦旦的說學生既有權益不變,誰知道有部分新學校就是不承認高鳳的舊學分。後來,一些已被解僱的老師出於擔心,主動聯絡學生們,才知道狀況嚴重:她們只得帶著這些孩子去不同學校一一詢問,學生們才總算是有了可以順利畢業的機會。

站在高鳳校內操場旁的樹下,我看到了這些被校方與教育部粗暴對待的老師與學生,在這種資源缺乏的南台灣鄉下,真是令人倍感憤怒。倉促、混亂、粗魯,是我對高鳳關校的印象。

人們當然可以同情的理解教育部說「第一次面對退場,缺乏經驗」因而給予更多的寬容,但如果高鳳關校半年後永達停辦(其實這個財團法人還存在,目前正企圖「轉型」中)再度重複這種狀況,那就真的不能原諒了。很不幸的,事實就是如此:教育部在停辦說明會上誇言說「學生一切權益都沒有問題」(這被學生與家長錄影起來了),但後來學生發現未來考證照有畢業科系的資格限制,而新的學校並沒有特定科系,因而在第二次說明會時質問教育部官員憑什麼說「一切權益都沒問題」?沒想到教育部某謝姓科長竟然當場翻臉拍桌子!(這也被錄下來了)被解雇的永達的教師們也陸續接到學生的抱怨,有的學分不被新學校承認、有的被歧視(這些都是「爛學校來的」)、以及生活與交通成本的種種難題。

學生受教權據說是教育部最最重視的項目,而且說真的,轉校相關事務也不是真的很複雜,只要多花點時間事先傾聽意見,就可以辦得圓滿,但教育部第二次都還能搞到種地步,就更別提教職員的勞動權益(「被自願離職」、資遣、減欠薪)以及私校未來土地利益如何歸屬等更難的問題了。無論如何,在工會痛罵教育部退場議題上罔顧教職員與學生權益後,教育部去年底就發明了所謂「創新轉型」方案,其中有「公校合併」、「退場」、與「國際合作」(這原本在「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裡頭的,後來教育部看自經區條例過不了了,乾脆一起算在創新轉型裡)之類的內容。在退場議題上勉強有點改進的就是,它說:「原則上,學生在原校畢業」。

當然經過高鳳與永達停辦的經驗,每當我聽到教育部講什麼「因應退場」方案時,就翻白眼。過去教育部的邏輯是這樣的:現實上發生什麼事(學生受害、教職員失業、多方覬覦土地利益),其實都是不存在的幻覺,真正存在的只有一個華麗漂亮的文字方案而已。那「創新轉型」會不會好一點?

幾個禮拜前,興國的工會會員跟我們說,中信金控花了八千萬買下了十五席董事,現在要把興國「創新轉型」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了。如果你以為「創新轉型」對學生與教職員權益最有保障的話,那就太天真了,事實是:中信金控把部分學生轉走了,教職員則一律解雇了;還有一位教師家屬打電話到工會哭訴說,新校方找了一群看起來「非善類」的人直挺挺的站在他們身旁,逼他們簽下離職書。我是不明白培養金融人才為何非得把原來一些學生轉走?那把教職員都解雇後,原先的課程是要怎麼上?就先找兼任老師撐著是嗎?這種種作為讓人懷疑中信財團辦教育的心態;至於教育部呢,果然沒讓觀眾失望,「學生在原校畢業」仍然繼續作為官員拿來自嗨的口號。

大學合併、退場、開放外國學校合作…等等,這些「創新轉型」政策實際上到底在教育現場產生什麼正面的效用?更具體的問:大學合併對於高等教育而言,除了數字變化之外,到底又有什麼深刻意義?一些私校退場後,留下各方還喬不定的驚人土地利益,而教職員則失業了,學生權益受損了;然後呢,對高等教育到底有何助益?

就我看來,「創新轉型」是個完全失去教育哲學與願景的政策,如同幾年前開始胡搞的大學評鑑一樣,是國家官僚體系失去了教育現場感,於是也同時喪失了政策思考能力的象徵。像我這種被高教評鑑評出抵抗力的陽春教授們,對教育部瞎搞,也算很習慣了啦;只是忍不住要提醒教育部,如果你每天都只會把合併、退場、國際化…等藍圖畫得美美的,然後不去看一個學生住不到宿舍的這種小事,我實在不知道你繼續存在的理由是什麼?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