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投稿, 文化

善因消費:總是少了一雙鞋的,第三世界(上)

文/葉宇軒  圖/截自TOMS網站

相信不少人聽過這個勵志故事:

有一天,兩個鞋商坐同一班飛機到非洲去開創事業。出了機場,兩人迫不及待出去看看這裡流行些什麼款式的鞋子,卻赫然發現,非洲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穿鞋。

第一個鞋商心想:「完了,這裡的人都不穿鞋。」

第二個鞋商心想:「太好了,這裡的人都還沒有鞋穿。」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想而知,第二個鞋商開開心心著手策畫接下來該怎麼販售自己的商品,第一個鞋商則黯然離開。但是,他倆似乎都沒有質疑過一個重要的問題──非洲人到底為什麼非穿鞋不可啊?

美國TOMS「公益」休閒鞋品牌採取「買一送一」的營運模式,當消費者買了一雙TOMS的鞋,他們便送一雙鞋到第三世界國家(據網頁說明,似乎以阿根廷為主),最近,更響應世界無鞋日,消費者只要拍張自己的赤腳,上傳並標記 ,他們便捐一雙鞋「給第三世界國家沒有鞋穿的孩子」。

這樣的行銷策略被稱為「善因消費」(Cause Marketing),舉凡消費者買一雙鞋就送一雙到第三世界國家、買一副眼鏡送一副眼鏡到第三世界國家、買一件衣服就送一件衣服到第三世界國家、買一罐沐浴乳就捐一筆疾病防治基金到第三世界國家……結合消費與慈善,看起來挺美好的開創了「消費改變世界」的展望,然而,事情卻往往複雜的多

對於「所謂的」第一及第二世界國家長期以來大量捐助(許多是二手的)生活用品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善舉,近年國際援助界和經濟、社會學界都已提出許多鞭辟入裡的批判。除了二手物品質參差、難以處理,以及運送成本往往高於物品本身等效益問題以外,最嚴重的莫過於「捐助物資往往是讓他們無法脫貧的元兇」,以一個捐T恤的案例來說:

……上世紀7、80年代的時候,二手服裝的進口已經將非洲國家紡織工業給擊垮了。「你先是毀掉了這些國家生產棉製品的能力,然後又問他們『我能送你一件T恤不?』而且還為這個歡欣鼓舞?」奈洛比智囊跨區域經濟網路(Inter Region Economic Network)主任詹姆斯·希奎提(James Shikwati)說,「這跟送給他們糖衣毒藥沒什麼兩樣。」(http://select.yeeyan.org/view/239339/271901

……(不來梅)對從美國來到非洲的二手衣進行追蹤,發現這些美式T恤因品質、設計都有壓倒性優勢的舊衣,讓當地服裝店和紡織製衣業遭受了關門的壓力,紀錄片導演不來梅作出結論表示:「非洲是棉花的產地,但開發中國家不僅沒有在這裡培育紡織業,還把這裡當成舊衣回收站。」或許名義上是幫助貧困國家,但事實上卻在摧毀貧困國家脆弱的經濟,換個角度思考,既然給他們舊衣,為什麼不給他們紡織廠跟縫紉機?(http://buzzorange.com/2015/03/17/your-donation-did-not-help-the-poor/

我想這樣的批判觀點,在「送鞋」這個案例中,也是成立的。「你買我送」的慈善消費,充其量只能視為一種企業捐贈,且它非但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全球性以及結構性的經濟不平等問題,甚至還有使之加劇的風險!

比起輸入更多的鞋子和衣服,我們更應該做的,是不遺餘力監督那些為了降低成本,將工廠大量設置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成衣業者:有沒有給付相應的工資?有沒有超時工作的問題?工作環境如何?有沒有落實環保政策?

畢竟,我們沒有人希望看到這樣的景象:工人為了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遍布全國的受汙土地、雨水,而全身上下緊緊包著來自自家公司「你買我送」的全新衣飾,站在潮濕悶熱、通風不良、化學染料氣味瀰漫的工廠裡,一天工作上十八個小時。(http://www.storm.mg/lifestyle/41555

比起買一雙鞋就送一雙鞋到世界上某個不知名的「落後國家」,突然覺得「保障工人勞權」既遙遠、抽象又麻煩嗎?其實,第三世界不存在某個遠得要命的天涯海角,第三世界,就在我們身邊──那些工地、公園裡處處可見,或許膚色深了些、眉目輪廓稍淺,在「我們」的群落中往往顯得怯懦,但在自己熟悉之處,卻顯得前所未有鮮活的人們。如果他們的工作權益能被保障,能按時領到工資、能獲得充分的休息、能好好的在這片土地上安身,那些對我們而言遠在天邊的,他們家人的日常,或許就可以擁有些許求之不得的餘裕和可能。

如果我們願意在專櫃東挑西揀,為生活在「第三世界」的他們送去一雙腳下的踏實,那我們能不能更務實的,換作撥出一隻手,不是提去一雙鞋,而是打一通電話去敦促立法,去抵擋那些壓迫的結構力量,揭櫫一個理想:我們希望在什麼樣的世界生活?

並且行動。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大二學生、獨立媒體特約翻譯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