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小記者的私房間

新聞好壞,有時無關工時

文/小記者

工時過長、採訪時間太短,是記者普遍的寫照,值得欣慰的是,近期勞工意識抬頭,又有幾家媒體工會陸續成立,例如自由、東森,令人振奮,只是工會的成立真能提昇新聞質量嗎?

猶記得在一個骨牌活動中,過程中因為一點小差錯,導致最後一個機關無法如願進行,這時需要畫面的電子媒體要求拍下最後倒下的畫面,但學生們堅持要在重排,讓機關能如願啟動,試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此時一名不耐的攝影記者拾起地上一枚骨牌擲向骨牌堆,硬是將之擊倒。可能媒體眾多,學生並未注意到,但見到這幕的當下,心裡相當憤怒,更誇張的是,這名記者還撂下一句「白痴,浪費我時間」接著跟其他攝影有說有笑離去。

不可否認,在惡劣媒體環境中,還是有很多好記者,默默做好份內事,但總有人躲在這些理由後面,其實心裡毫無職業道德。我大概能猜想到這名記者會找的藉口,大概就是「我時間很趕」、「我需要畫面沒辦法」這些理由在某些情境下,也許可以諒解,要取得畫面,仍有另一種折衷的方法,就是跟學生溝通,詢問可否直接弄倒,雖然仍有製造畫面的爭議,至少也有善意溝通,取得同意,而不是用這種方法,還口出惡言。這已經無關職業道德,而是連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尊重都沒有。

近期有一個在網路流傳的記者腦殘集錦,先不論某些例子並不全然是記者的問題,也有一些謬誤,但像「風切油條」、「溫度計插雪」、「電池溫度當室溫」等等,許多例子真的都是紮紮實實的荒謬,跟所謂的「我時間很趕!」、「我工作超過12小時了」「我是臨時被派來的!」、「公司要我們什麼都要跑,無法培養專業」根本無關,純粹就是「腦殘」。

也有許多人加入工會,為自己爭取權益,但看到勞工在街頭抗議,卻又毫無同理心,一邊默幹這些人的無聊、白目,一邊打著看似中立的稿件,實則是因為社方的要求,而非該記者本來就擁有的正義。

另一個例子。最近某報粉絲頁不知受了哪個網友的刺激,在一些網路新聞、娛樂八卦等新聞下,都會再底下註解,「如果不喜歡這則新聞,可以點閱國際新聞…..」等連結。但說實在,難道你們的國際新聞就有品質嗎?

作為記者,看到讀者的恣意謾罵、亂牽拖當然也會生氣。只是有些時候讀者的砥礪並無道理,媒體不反求諸己,一昧的怪讀者不懂,用這種小孩子般、po上自認為重要的新聞連結來反擊閱聽眾,一副「怪我囉?」的樣子,真的不用怪為何沒有人想理解我們。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