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報導「口誤」,有時是一種文化習慣

文/管中祥   圖/Graham Holliday

台灣知名畫家陳澄波作品失竊,TVBS主播一句「陳澄波本人也很緊張」的說法,讓媒體工作者再度成為笑柄。這當然不是台灣媒體第一次出錯,只是這次的離譜之處,除了讓陳澄波「死裡復活」,新聞主播還硬把陳澄波沒說過的話硬塞到人家的嘴裡。

這則荒謬的報導引來社會不少批評,但也有多位媒體人出面緩頰聲援主播。

出面相挺的媒體工作者大多認為華主播當然有錯,應該要致歉,但這只是一時口誤,無需無限上綱;主播工作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工作緊張,錯誤很難避免;也有人說記者平時很辛苦,也很努力,請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許多記者都是兢兢業業的工作,也不會故意犯錯。這則報導我也應該只是主播的一時「口誤」,不是故意造假,但這樣的失誤不只是反應了播報習慣上的便宜行事,也突顯出嚴重的新聞倫理問題。

這個倫理上的錯誤,並不是有意造成的,相反的,是來自新聞工作不知不覺長久累積的「文化習慣」。

不少記者在報導時,很習慣地在文稿中加上自己的詮釋與看法,例如:在新聞旁白中經常會聽到諸如「想必家屬對此非常憤怒」的說法。然而,在新聞裡卻未必訪問當事人,或者當事人口氣相當平和,也看不出任何不悅的神情。

若是如此,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旁白呢?這有時是因為記者為了強化新聞的可看性,習慣性地加油添醋,增加許多輔助性的「補語」,久而久之成了媒體的習慣性用法,形成了特有的「文風」。因此,在這種「習慣」下,「陳澄波本人也很緊張」的說法會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些其實是相當細微的「文化」現象,也許對媒體工作者來說,這種順口/順手的加油添醋只是為了讓文字更流暢,或者讓報導更有立體感,但卻已經涉及到新聞報導是否忠於事實,是否過度詮釋的問題。

新聞報導本來應該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大眾複雜的公共議題,甚至在無損原意,並且不為煽情的前提下,適度地使用音樂、圖表、動畫作為報導的輔助性工具,協助民眾理解新聞內容。不過,這些包括「語言」在內的輔助手段卻不應隨意亂用,除了要基於事實,使用時也必得多作評估,包括,是不是必要?是不是精確?夠不夠嚴謹?會不會「文過於實」?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是「信手拈來」的隨意「輔助」,或者,任意加添註腳。

同樣的,記者或媒體對於新聞事件當然可以有自己的評價與詮釋,也應該明白告訴大家你的立場是什麼。但任何的評論都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並且在評論之前不斷地問自已:是不是精確?夠不夠嚴謹?有沒有符合比例原則?而不是習慣性隨口說說的酸言酸語,這些廉價式的批評,有時反而會帶來社會更大的傷害。

雖然「口誤」的主播遭到停播兩週的處份,並且很有誠意地致電給陳澄波家人致歉,不過,如果這種「順口/順手的加油添醋」的文化習慣不解決,問題還是會不斷發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