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

集體力量不容小覷:簡介公民新聞平台

文 / 李怡慧

隨著紀錄工具普及,線上公民新聞網站也越來越蓬勃發展。目前線上公民新聞網站,大致上是利用使用者提供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的方式,對於使用者上傳的內容要求不一:有的甚至不需文字,只要上傳照片也可能成為一篇新聞;有的網站則刻意維持網站內容的專業度,即便只是所謂的「公民新聞」。然而無論何種經營方式,皆不斷地挑戰傳統新聞媒體的運作方式。
在網路媒體的發展趨勢上,大致在西元2000年時標誌了一個從Me朝向WE的方向,從1978年的BBS到目前五花八門的社群網站顯示已經沒有人從個體的角度看待網路媒介,而wiki或者公民新聞網站更可說是社群概念在網路世界發揮的極大化。

街頭新聞學的Demotix

一進入DEMOTIX的網站,就可以明顯感受這個媒體與其他公民新聞網站的差異,新聞攝影幾乎佔據了整個網站的版面。DEMOTIX是一個以影像為主的公民新聞平台,讓使用者上傳拍攝到的新聞事件。除此之外,DEMOTIX也中介攝影者與主流媒體,比方說Demotix與許多主流媒體合作,包括泰晤士報、費加洛報、BBC、世界報(法國)、衛報等,Demotix提供新聞攝影供主流媒體使用,但版權仍屬拍攝者所有,所得利潤則對半拆分,用來維持Demotix的日常經營。

在內容上,雖然以影像為主,Demotix則有意地維持影像的專業品質。比方說,想要購買照片的媒體,可以透過FTP訂閱影像,Demotix的編輯則會依照類別挑選之後,才會發送這些影像給訂閱者,訂閱者經過挑選之後再向Demotix購買。

不過DEMOTIX不僅是媒體或者新聞影像中介者,他們具有「知與言的自由」(freedom of speech and freedom to know)這樣的宗旨,Demotix這個字來自希臘文,指的就是是「人民」(the people )。所以,Demotix的執行長則認為,「街頭新聞」比「公民新聞」更適合描述他們,街頭新聞可以強調跟主流媒體相比之下,更平等與開放的編輯環境。

而這些理念與創新的運作方式,讓DEMOTIX不僅是個媒體,更與內容提供者之間有更為平等與互惠的關係,並且發展了獨立媒體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合作模式。這些特殊的運作方式,也讓DEMOTIX獲選英國衛報2009年媒體創新獎的獨立媒體獎項。

公民新聞是個好生意?

相較於Domotix刻意挑選使用者的上傳內容,維持影像的專業程度。NowPublic則是一般人比較容易上手的公民新聞平台,使用者甚至不需要書寫一段完整的描述,只要貼上一張相片也可以被當做一則新聞。

這也使得Nowpublic的報導者人數成長迅速,截至2009年9月,根據NowPublic創辦人也是執行長Leonard Brody的說法,至今已經有十八萬五千位,來自全世界一百六十多個國家的報導者,分享他們所見到的任何新聞,傳遞給地球另一方的觀眾閱覽。這樣的時效性與地域的廣度讓Leonard Brody認為「NowPublic將會是下一個世代的新聞通訊社(news agency)。」[1]

這也讓許多投資者看好公民新聞網站商業發展的前景,讓NowPublic在2005年時獲得了一千兩百萬美元的投資,在2009年更以兩千五百萬美元賣給了美國的公民新聞網站 Examiner.com。不過,這樣的商業模式也使得批評者認為:「NowPublic販售使用者提供的新聞與權利,而如今當新聞用以商業用途時,也應該分配給報導者特定比例或者固定的金額。」[2]

這也讓公民新聞網站基本上以集體外包(crowdsourcing)的運作模式受到質疑與挑戰,就好比一個媒體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需給付薪水的記者,不定時提供來各地的資訊。不過不同的媒體運作方式也各異,如Domotix會將新聞影像販售的利潤均分,NowPublic的執行長Leonard Brody在2007年的受訪內容中,則認為「不需付費給寫作者」 [3] ,而韓國在2000就成立的老牌公民新聞網站Ohmynews,運作的方式則是讓收看新聞的讀者自由捐給作者,讓讀者決定該則新聞的稿費,然而這樣的運作方式成功的例子似乎不多,而即使到現在,Ohmynews本身在經費來源上仍多需仰賴廣告。

公民新聞網站由於匯聚了眾人的力量,變成了Web 2.0時代的資訊節點。過去,新聞網站尚需提供內容,Web 2.0時代下的新聞網站,經營者甚至不需提供內容,只需提供一個友善的平台讓使用者上傳就能夠經營,甚至獲利。

知與言的自由

前文提到DEMOTIX的宗旨在於知與言的自由,而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則是更為積極地將這樣的精神實踐在計畫當中。全球之聲致力於各個國家被主流媒體忽略的一般民眾的聲音,將他們彙整並且有許多來自全世界的志工翻譯成各種語言。

然而,全球之聲慢慢發現有許多國家的人表達意見時會受到許多阻礙,或者無法在網路世界裡自由地獲取想要知道的訊息。於是全球之聲開啟了Global Voices ADVOCACY計畫,宗旨在於捍衛言論自由並且對抗網路審查。

這個計畫有以下子計畫:利用Google地圖秀出全球web2.0網站遭封鎖情況(Access Denied Map)、展示被封鎖的頁面(Blockpages)、博客有理(Guide: Blog for a Cause!)、測試資訊封鎖(403 Checker)、如何利用Wordpress與Tor匿名寫Blog(Anonymous Blogging with WordPress & Tor)。

這些計畫中,「博客有理」告訴你如何聲援被逮捕的部落客,或者抗議某個不合裡的事件,並且獲得公眾的注意。但是也同時舉例告訴你莽撞的聲援反而會帶來反效果,讓部落客的處境更加危險。

Blockpages計畫中,可以看到許多國家封鎖特定頁面出現的錯誤訊息。別以為這些網站被封鎖的原因,是他們提供了刺激或者暴力的訊息,有時只是我們經常前往的Youtube。甚至如在巴基斯坦,雖然使用者能夠進入Youtube的首頁,但是卻無法進入特定帳號的頁面。這些提示網頁錯誤的訊息五花八門,比方說馬來西亞封鎖了一個新聞網站,明明在其他地方能夠瀏覽,在馬來西亞瀏覽器卻會告訴你找不到這個網址。顯示網路世界似乎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自由,在許多國家似乎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原文同時發表於《看!媒體? 媒觀報告》No. 14)

標籤: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