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社運發電機

【聲明】文化遺產哀鴻遍野 國際專家救救臺北!

文/臺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

聯合國國際文化遺產檔案委員會CIPA上週於臺北舉辦2015年第25屆雙年大會,CIPA 主席Andreas Georgopoulos在9月1日參與由臺北市副市長周麗芳舉行的歡迎茶會致詞時表示,他來到臺北後深覺臺北是一個重視古蹟保護、對文化資產保存具有高敏感度的城市。但諷刺的是,知名文學家蔣勳曾於《天地有大美》一書中直言「許多外國人來到臺灣,對臺灣城市沒有印象,因為我們的城市是一個不斷消除記憶的城市……其實是一個薄情的島嶼,它沒有過去的記憶,它對過去沒有感謝。」而就在聯合國的CIPA、ICOMOS、WMF及ICORP等組織與200多位國際專家學者來訪臺北的同時,亦有多個文化遺產因臺北市文化局未恪守《威尼斯憲章》等數個國際共同肯認的文化遺產保存準則,而陷於開發破壞的危機之中。為讓聯合國組織與國際專家學者了解臺北文化遺產保存真實的艱困處境,臺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於9月4日閉幕時前往會場陳情,指出臺北多個文化遺產保存案件共同面臨的結構性困境,期盼透過國際力量呼籲臺北市政府重視及拯救陷入困境的臺北文化遺產。

北市府日前由發言人林鶴明代表回應,除言周麗芳出席CIPA歡迎茶會即代表市府對文資議題的重視外,更直言「城市發展和文化資產保留本來就是互相衝突」、「會整體考量,不會單就個案處理」。對於市府的回應,我們除對於北市府未能師法許多國際重要城市從歷史文化的保存引領城市發展的典範、認為都市發展與文資保存本是互相衝突的理解深感遺憾外,更對於北市府無視聯盟所指出的共同困境、竟將這些通盤問題簡化為「個案」的態度表示強烈不滿。今日臺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的八個團體正式向國際發出共同陳情函(詳如附件),並嚴正要求臺北市政府正視民間文資環境團體之共同訴求、並積極對談解決臺北市的文資環境結構性問題,莫讓明年將舉辦的2016世界設計之都從「不斷提升的城市Adaptive City」淪為貽笑國際的「不斷毀滅的城市Destructive City」。

缺乏文化考量的大型開發計畫導致鐵道沿線工業遺產支離破碎

東西橫跨臺北市區的鐵道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第一條鐵路,沿線擁有許多重要的工業遺產,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ICCIH 2012年於臺北舉辦亞洲首次的會員大會,並發表工業遺產保存的「臺北宣言」後,文化部便計畫將臺北鐵道沿線工業遺產作為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但位於臺北鐵道沿線現存工業遺產群東界的南港瓶蓋工廠卻因「東區門戶計畫」的不當規劃而將被開腸剖肚並切割開發,恐將步上松山菸廠因緊鄰的大巨蛋開發而搖搖欲毀的後塵。建國啤酒廠一度面臨因開發而要位移的危機,而位於「西區門戶計畫」範圍的鐵道部與週邊宿舍群,未來亦將被高強度的開發所圍繞。

文化行政的失能讓歷史文化遺產被迫離開原址記憶

新北投車站因市府與地方民代勢力只想搶著剪綵爭功的心態,使得有機會透過討論重新檢討與設計地方交通動線,讓臺北僅存的木造老車站得以真正光彩的回到歷史軸線的希望渺茫。南萬華僅存的庄頭堀仔頭活水古井與古厝僅需部分調整建築量體配置,即可達成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雙贏的目標,但無心於文資保存的文化局竟配合建商作出古井古厝可異地保存的結論,令人咋舌。年底即將執行的西區門戶計畫「北門再現」工程,則因新建「假甕城」的設計反而使得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必須被迫搬家!

無法完整保存的歷史文化生活地景

位於中正萬華復興計畫「公館水岸防災型都更」地區的嘉禾新村,是2002年由臺北市文化局對當時臺北69座老舊眷村進行保存研究調查所評定的「臺北三大眷村」,與四四南村及北投中心新村齊名,且為臺北市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自建型態聯勤眷村,但臺北市文化局卻配合國防部的拆除計畫操作黑箱作業,僅保留三棟無法反映聚落生活文化的建物,毀滅完整的特色眷村紋理。同樣位於公館地區的蟾蜍山聚落亦因地主臺科大的開發計畫,而恐將面臨文化景觀遭破壞的危機。

受土地炒作式的都市更新所害的文化資產

文萌樓是臺灣唯一指定的公娼館古蹟,是公娼抗爭的妓運史真實見證,但當前的臺北市文化局卻無視因投機客炒作而使得重要的核心保存價值性工作者運動面臨迫遷的危機,而文化局甚至配合當地勢力欲覬覦更大都更開發利益的要求,配合辦理史無前例的荒謬「廢古蹟會勘」,堪稱臺灣文資保存史之恥!

因不當的管理與修護而岌岌可危的文化資產

位於大龍峒的陳悅記老師府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並早已於1985年指定為古蹟,但文化局卻未善盡主管機關之責,為讓開發者賺取容積移轉利益而放任草率的管理維護計畫通過,導致許多珍貴的構件與文物於修復過程中遭竊,並眼見建物狀況日益惡化卻不願伸出援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