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夜書眼中的世界

2014年香港雨傘革命整理

文/夜書

導火線

2003 年開始吵的普選情況一直沒有改變,泛民派從 2013 年策劃的佔領中環終於在 2014 年執行,但好像什麼也沒有改變。

事件經過

(以下時間為香港時間,UTC+8)

時間 事件
2003 年 07 月 01 日 時任政府沒有辦法解決政治上的問題,讓每年 07 月 01 日的遊行人數爆增。後來行政長官董建華在 2005 年離開後每年遊行人數就大幅下滑,一直到 2011 年。
2012 年 07 月 01 日 梁振英上任在有史以來最低票數當選香港特首,遊行人數快速拉高。隔年遊行在颱風天中人數竟然成長,但還沒到高峰。
2014 年 06 月 22 日 組織「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舉辦公投,從民間提出三個真普選選出一個方案,做為和平佔中日後與政府要求的普選方式。過程中中國大陸有很多方式阻撓,但最後主辦單位宣稱有 80 萬人投票。
2014 年 06 月 10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表了一本書,書名是『「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內容提到特首應「愛國愛港」、香港是在中國大陸的規範下的「高度自治」且不存在「剩餘權力」。
2014 年 07 月 01 日 創下董建華離開以後最多遊行人數,很明顯民間反對的聲音再起。
2014 年 08 月 31 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 2017 普選方案,一概不採用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只能使用「提名委員會」的人選提名。
2014 年 09 月 22 日 由學界所發起的罷課在今日展開序幕,但人數沒有想像中的踴躍。在接下來的三天行動試圖要升級,但效果不彰。
2014 年 09 月 26 日 早上的罷課還算平靜,但已從前幾天的香港中文大學移到立法部前面的馬路添美道。到了晚上一群人突然起閧從添美道衝進公民廣場,警方措手不及,一路清場到隔天早上還有一百餘人尚未離開公民廣場,到下午警方強制清除。但清除時警方強制逮捕引發更多不滿,使運動更一發不可收拾。
2014 年 09 月 28 日 雖然公民廣場失守但上萬人繼續堅守在公民廣場附近,有備於前天的胡椒噴霧,示威者準備雨傘和雨衣防護。過了下午後人數爆增到癱瘓附近數條道路,警方只好多次施放催淚彈。但放到後面越放人越多,即使隔天梁振英出來呼籲回家也沒有用。到了 30 日警方己經明顯不願意再強力驅敢,但人民己經固定每晚都會集結,這場運動也從單純的佔領中環演變成雨傘革命。
2014 年 11 月 24 日 在九龍油尖旺區北部地區的旺角在連續三天政府的清場下被驅散,不少媒體也觀察到此時佔中的世氣己經低迷,甚至有看到清晨佔領現場空無一人的情形。
2014 年 11 月 30 日 在部份組織的號召下對政府總部進行攻占,但非但沒有達成佔領目標,反而還被批評爆民。佔領過程中部份道路一度有被完全佔領但不久就被警力驅逐,這件事情也為整個雨傘革敲下局點。
2014 年 12 月 11 日 早上警方先建好圍堵措施並要求人員離開,下午開始施行強制驅逐,晚上恢復通車。在處理好立法會附近的中環和金鐘後,15 日警方再以同樣手法清理東邊的銅鑼灣,在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的情況下快速的結束,也結束了長達約 80 日的佔領行動。
2015 年 06 月 18 日 在悲觀的氣氛下建制派議員突然離開議會,讓政改方案在過法定出席人數的情形下被否決,而負責的政改專責小組解散。

解釋

  1. 所以泛民派的訴求是什麼?
  2. 真普選。現行的方式是先用一些奇怪的方式產生 1200 人的選舉委員會,再由選舉委員會選出行政長官。而行政長官候選人是由官方提名委員會所提出來的,也同樣都被質疑有問題。而泛民派的訴求就是這二項要改革。

  3. 有這麼單純嗎?
  4. 太陽花學運一樣,有不少媒體認為陸客到香港的所作所為引起香港人反感應該有關係(甚至有不少街道只開銀樓不賣日常用品),但有一些媒體認為是因為香港感受到中國政府壓迫而起身反抗。但還是有一些媒體(尤其是親中的媒體)認為總是有人想搞獨立,趁亂煽動而造成這場運動。

  5. 這場運動是如何結束的?
  6. 在後繼無力下結束的。運動一開始在混亂中開始,在警方刺激下快速聚集人群。但運動本身的焦點很容易被模糊,又運動裡面的人員很多人要上班、上課,久了就很難在二邊做出抉擇。警方也看準這一點所以在 12 月時執行清場,果然也如預期班沒有那麼強力的反抗。

  7. 民間版的普選方案重點是什麼?
  8. 有鑑於中國大陸所提出的提名方式,民間版都著重在要如何加入一般民眾可以參與的方式。在 2014 年 06 月 22 日就是要選出一個民間版的提名方式,從三個裡面選出一個,對此中國大陸當然是一路反對。比較有趣的是 2015 年中香港議會又否決了政改方案,否決了 2017 年產生行政首長的方式。 2017 年香港行政首會如何產生無法得知,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大陸沒有要軟化的跡象。

  9. 這次運動跟太陽花有什麼可以比較的地方?
  10. 相同的地方有很多,如:都有突發點、運動不持久、焦點都一直被模糊、都沒有因鎮壓而死人。還有一點很重要的:訴求可以說沒有被達成,但也都同時讓執政當局卻步。不同的地方像是雨傘革命更沒有出名的人物,國際較關注雨傘革命,雨傘革命沒有像王金平那樣的解鈴人等。

  11. 為什麼政府不敢強力鎮壓?
  12. 形象問題。鎮壓到出人命會來自四方強大的壓力,尤其依賴外資這麼多的政府不敢隨便就貿然出手。而且用內耗的方式更有效果;與太陽花學運一樣,就是一直有傳出要搞獨立的聲音,逼使示威領導人出面澄清,但澄清效果不大。這二場也有很強烈的共同點就是示威群眾的醒目人物的想法都各不相同,政府在這其中是很容易有操作空間的。這也可以說明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這些說中文的國家學到的教訓:政府怎麼搞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死人就好了。

  13. 中國大陸政府的態度是什麼?
  14. 很多媒體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初期都判斷中國會有一定程度的反應,但沒有想到中國政府意外裝死。對國際上中國政府的態度是「香港是中國的內政,不允許外國勢力的干預」,在議題上是「中國重申香港基本法的立場不能動搖」,政治上也沒有對梁振英有特別過多的指導。看到革命結束才可以比較理解中國大陸的反應:反正放在那裡他們自己就會滅亡。

  15. 接下來香港的未來在哪裡?
  16. 中國大陸在之前的政策是想辦法讓香港富起來,自然會增加很多親近中國政權的人。但過程中一直脫離共產黨「共產」旳本質:貧富差距越大,這在台灣也有同樣的問題。這個政策更造成一個深層的問題就是那些分不到奶水的人更憎恨中國政權,尤其是剛入社會的年青人。不少民調的人都指出在香港的或在台灣的民眾都不願意說自己是「中國人」,筆者判斷港台這二個運動一定會改變中國大陸的政策,但會改成什麼筆者就不知道了。

維基連結

標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