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石油化學工業過去是台灣十大建設之一,過去由國營事業中油主導。台灣第一座民營煉油廠、由台塑集團打造的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簡稱六輕,1994年在雲林縣麥寮鄉動工,1998年開始營運至今17年。早在1986年六輕選擇宜蘭或桃園等地設廠時,即遭當地居民強力反對,最後確定轉在雲林麥寮設廠。十多年來,六輕所排放的揮發性氣體引發的環境汙染及人身危害等問題一一浮現,民間團體的抗爭行動仍未停歇。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長期報導反六輕抗爭,在9月1日舉辦的「港台獨立媒體移地工作坊」行程中,特地安排香港獨立媒體團隊走訪麥寮鄉,請到在麥寮當地開設咖啡館的吳明宜、《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編輯江尚謙以及在雲林五條港經營餐館的廖榮祥,三位朋友從三種角度帶領公庫工作團隊及香港獨立媒體記者群環繞六輕工廠附近的景點,沿路講解六輕在麥寮設廠,對當地人教育、環境、身體健康及經濟的影響。
走訪地點: 橋頭國小→橋頭國小許厝舊分校→橋頭國小許厝新分校→六輕行政大樓(白宮)、 東大門→六輕北堤採集野生蚵仔→台西鄉蚊港安檢所 →台西海口生活館。
在開往橋頭國小的路上, 曾在台西鄉活力海岸工作隊擔任導覽員的廖榮祥,先向港台獨媒簡介六輕來到麥寮鄉的狀況。他說,原本麥寮鄉有2萬多人,六輕進駐後增至近4萬。雖然,本區工業及商業區域混合,建置工廠使得人口增加,住宅區土地面積沒有增加,廖榮祥質疑鄉鎮規劃是否得宜。「六輕雖帶來人口增加、經濟起飛,但是在原有土地面積上暴增的人口,讓環境負擔也增加。六輕進駐麥寮的整體發展規劃,政府、財團要有完整配套措施,而不是一味告訴民眾經濟繁榮,卻沒有告知土地負擔。」
廖榮祥進一步比較,雲林縣土地面積跟香港差不多,但雲林縣人口(約70萬)只有香港的十分之一(7百萬),雲林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遠不如香港貢獻的2800億元GDP。原本主要產業為農業的雲林縣,目前主要經濟來源必須倚賴六輕,六輕每年繳300億元台幣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收到的稅收是房地稅、土地稅等,每年增收26億元,貢獻其實有限。「你們看窗外這些稻田,雖然目前經濟重點放在石化產業,但農業可是養活人民200年。」
麥寮人吳明宜,在台北工作數十年,最後選擇在麥寮國小附近開設咖啡館,期待帶起在地居民及返鄉青年的公共討論。她說麥寮在清朝時期是個港口,曾經比彰化鹿港有名。中國的木頭會運來麥寮港,因此在麥寮有一條「雕刻街」,出產很多雕刻文化藝術人,造就多元文化。「清朝時麥寮就叫『麥子寮』,因為出產麥作。後來農業改革,改變種植文化,才轉變成種植稻米與花生。」她還提到,麥寮鄉除了農業以外,也是養豬最多的鄉鎮,甚至造成畜牧業汙染。「麥寮還有人提倡自然農法、無毒養殖,因此很多人會問『六輕走了以後怎麼辦?』其實麥寮是有其他維生方式的。」
一行人經過橋頭國小,距離六輕約6公里;再前往橋頭國小許厝分校舊址,距離六輕約3公里,與電子報團隊經常走訪六輕鄰近地點的公庫成員管中祥向香港獨媒成員說:「今天聞到的氣味比較重一點,酸酸的。」許厝分校舊址原有65位學童上課,因體內檢測出一級致癌物的氯乙烯單體VCM,促使縣政府決定將學生移至橋頭國小本校。橋頭國小本校校地約兩公頃,不符三公頃的標準,本來校地就不足,再收容許厝分校的學生,顯得更加擁擠,甚至引發許厝分校學生家長不滿,頗有寄人籬下之感。
吳明宜提醒大家,「這邊的雨是酸雨,一定要帶著雨衣。」再往六輕廠前進,距六輕廠區僅900公尺的是許厝分校新址,緊鄰六輕廠區,建築新穎、腹地較大。許厝分校新校址建設由台塑出資7000萬元,雲林縣政府撥款3000萬元建設。學生家長強力要求65位學生應到許厝新校址上課,家長們認為,縣政府不應一味禁止學生回新校,媒體紛紛報導家長不顧學童汙染危機,居然讓孩子在六輕廠區外復學,卻甚少探討人民被迫與六輕廠區為伍,被迫搬回較遠的本校並非解決問題之道。眼看六輕廠區排放揮發性氣體短期間內根本不可能改善,許多民眾憤怒又消極地認為:3公里也是汙染、900公尺也是汙染,倒不如到斥資打造的許厝新校上課好了。
加入《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擔任編輯才五個月的江尚謙,對環境議題有興趣,因為參與電子報舉辦的營隊,一頭就栽入了電子報的運作,想要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狀。他說:「其實許厝舊校可以把危樓打掉,原地重建,並不需要另覓場地,因為學生居住的地方就在附近而已,通勤方便。」而許厝分校學生發生遷校風波後,學童不管是回距離住家3公里的本校還是新校,六輕都有車子負責接送學生。公庫記者問到:「既然六輕出資蓋新校,為何不乾脆協助舊校原地重建呢?」江尚謙說,若是原地重建,必須由縣政府自己出錢。
車子開到六輕廠區的行政大樓前,一行人進入俗稱「白宮」的行政大樓借用廁所,並稍作參觀。廠區旁有台塑關係企業的長庚醫院,原本六輕當初所承諾蓋設的一級教學醫院,縮減為地方型醫院。吳明宜與江尚謙提到,廠區旁的長庚醫院無法治療燒燙傷患者,他們擔心工安事故頻傳的六輕廠區,若不幸跟天津一樣發生大爆炸事件,「病人不知去哪裡處理。」只能先在長庚醫院做檢查後,轉往嘉義或高雄的醫院。
江尚謙表示:「原本六輕說要帶動地方的繁榮一項一項跳票,帶來的卻是台灣產業汙染的樣貌。」廖榮祥接著說,「東大門」是六輕員工上下班出入口,原本六輕設廠時說會帶來10萬個工作機會、20萬個間接工作機會,優先聘僱在地人。目前只有1萬人靠六輕吃飯,六成雲林人,約一至二成為在地麥寮人,許多中高階工人從外地來工作。
參觀完六輕廠區外後,廖榮祥帶大家到六輕北堤、蚊港安檢所(六輕南邊)兩個地方隨機採蚵,並與離六輕較遠的台西所採集到的蚵作對照。「六輕設廠後影響漁業發展,原本豐富的鰻魚苗減少、文蛤銳減,有名的蚵苗栽,育成也不好。」蚊港安檢所旁設立六輕工業港禁養殖告示牌,標明禁養範圍。廖榮祥質疑:「是不是縣政府知道有汙染?所以訂出禁養區?卻沒有告訴漁民發生什麼事,只有說:『不要養』。」而廖榮祥用自己土法煉鋼的方式檢驗三個地區的蚵仔,距離六輕廠區三種距離,一攤開來看,離六輕越近的蚵仔顯得較「營養不良」,剖開看蚵仔,顏色稍顯綠綠黃黃;離六輕較遠的蚵仔體型較大,蚵仔生殖器部分為白色。
走訪一整天,所有人在堤岸邊不斷看到環繞四周的煙囪,豎立近400支。最後記者團在台西海口生活館停留,聽取在地組織者所面臨的困境,香港獨媒成員也呼應香港社運中所面臨的處境。江尚謙說,《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期望改變大家對公共生活的認知,擔起公民義務責任,監督政商不當體制。但由於農業政策長期不受政府重視,六輕工業體系又綿密的分布在麥寮,與當地社會結合在一起,民眾埋首工作之餘難以有心參與公共事務。「很多居民都知道六輕的危害,卻不知道該怎麼反擊。」
自從六輕來了,居民罹癌狀況到底如何?早在六年前,台大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受雲林縣環保局委託調查,所完成的「空氣污染對沿海地區環境及居民健康影響風險評估」研究顯示,六輕排放的揮發性氣體與當地民眾健康有「顯著相關」,造成六輕所在地麥寮鄉及五鄉鎮,其癌症發生率顯著增高。近5年詹長權仍持續進行3000人抽血檢查以及資料分析,發現台西、麥寮鄉民罹癌率比20公里外的民眾高出2倍。對此,六輕代表總是回應:廠區各項環保都符合環保署要求,甚至是國際石化廠區的楷模。
吳明宜認為,以農漁業為主的雲林縣,由於政府的不重視,人民總是不富足。「六輕要來,對在地人來說,象徵工業帶來經濟繁榮;美化前景的狀態下,期望富足的縣民當然會歡迎。」有人會說,當地人是不是貪婪六輕所帶來的回饋金?在麥寮住滿兩年的居民,每年有六輕的回饋金7200元…其實算下來一個月領600元,「用身體健康換來的。」居民都算得很清楚,補助金算什麼?我們看到民眾「貧窮焦慮」問題未解決,眼前又打不倒政商一體、傷害健康的巨大怪獸,只能被動式的拿錢反擊。為何難以形成公共討論?吳明宜覺得,可能與地方派系有關。「與其等待政治人物改變,不如從自己做起。這也是我開咖啡店的目的:讓關心公共議題的人進來,用獨立書店空間的方式,讓大家參與,慢慢形成改變、覺醒。」
管中祥反問,為何外界會有人民素質低落或因為個人貪婪才導致行動消極的觀感?而組織者或報導者有沒有了解居民的需要?有沒有辦法解決他們的需要?「為什麼越窮的人為什麼越需要工業發展?他希望有錢嘛!希望改善生活」即使很多人憤怒、無能為力,「打不贏你,我乾脆拿你的錢,那就是我的生存策略啊!」對於民眾的選擇,恐怕不能簡化為貪婪或個人的問題。
江尚謙說:「原本電子報野心很大,將組織工作設定在沿海五鄉,結果範圍太大,最後連麥寮鄉的13村都難以經營。」現在電子報團隊將組織工作放在「重點四村」,結合積極度較高的志工經營,建立居民公共討論的習慣。「志工都是居民,也有養豬青年非常關心六輕汙染問題。不過他不能離開豬舍太久,只能在中午吃飯時宣傳、開會。」電子報團隊反思自己從外來組織者的角色,可能難以進入農村人際關係:地廣人少、聚落間少連繫,內部有嚴密家族關係,進入聚落才有機會結合當地。
廖榮祥向江尚謙提問,電子報對麥寮當地的改變是什麼?江尚謙說,其實具體改進很緩慢,原本單純以汙染問題企圖喚起居民的公共意識,但效果有限。他認為 壓力團體式的向縣政府要求還不夠,群眾沒有培力起來,電子報只能像是資訊提供者,給居民另一個思考方式。「資本主義建構起來的休閒系統、工作模式成為堅固的網絡,很難攻破。」還是要組織志工、擴散族群,例如先前討論雲林縣議會審查「禁燒燃煤自治條例」, 與居民共同討論如何督促政府通過。
香港獨立媒體特約記者陳璟茵回應,香港也有社運者帶領農民發行社區報,也面臨與《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共同的處境,只能以壓力團體方式向官方施壓,又或者是難以組織民眾。管中祥說:組織者能否與在地居民建立關係很重要,建立關係的第一步不一定是「啟蒙」,而是交朋友。
龐大的政經結構下與被迫接受、徬徨的人民,台港獨媒的成員試著理解當地人的處境。六輕目前仍在計畫擴廠,看著河堤邊興建中的鋼筋支架煙囪,廖榮祥對著記者們說:「這裡很有未來感吧?」
2015華人另類媒體連結計劃X走訪台灣系列報導
前言、光影游擊最前線(連結)
之一、矗立在地平線上的四百根煙囪(連結)
之二、麥寮的孩子 在飄著酸味的六輕旁上學(連結)
之三、用包子換地-向開發者傾斜的土地徵收制度(連結)
之四、台灣最大土地徵收案 桃園航空城即將起飛?(連結)
之五、遭資本掠奪的台港農地—大埔與新界東北(連結)
之六、PeoPo公民記者8年路 如何做自己的媒體?(連結)
之七、黃益中:政府將輸掉新世代的信任(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