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婦女救援基金會
「104年婦幼保護更有力 – 提升婦幼安全網絡專業知能研討會」,於今(22)日由婦女救援基金會主辦,內政部警政署協同辦理,邀請學者、心理師、業界專家、以及婦援會的同仁擔任講者,總計有170多位參與。警政署黃宗仁副署長開場致詞時,特別期許透過本次研討會的跨領域分享,能提升警政人員在處理婦幼案件時的專業知能及技巧。同時透過各個不同面向,探討分析如何因應當前社會環境與趨勢,讓保護婦幼的工作可以進行得更加完善。
性別暴力犯罪態樣因新傳播科技及通訊科技的演變而有了許多不同的型態,上午場次由中華警政研究學會祕書長葉毓蘭教授擔任主持人,帶領學員探討親密關係暴力下的科技犯罪議題。東吳大學教授李相臣提到,新型態科技的演進,造成跨世代間的科技代溝,許多父母無法瞭解或監督兒少網路使用安全外,針對這類型犯罪案件的刑事偵查也需要更了解青年族群的網路使用習慣。尤其在兒童色情、性剝削這類型的網路科技犯罪,全球無論政府、企業、民間組織都必須合作進行防治。台北市刑大偵查佐吳洲權則分享實務案例,討論配偶或伴侶間因親密關係破裂後,透過手機監控、GPS定位跟蹤或安裝針孔攝影機偷拍或監控對方,這類型數位監控犯罪需要網絡成員提高警覺。
婦援會高級專員張凱強以「權控與復仇」為主題,探討目前日益氾濫的所謂「復仇式色情」( Revenge Porn)。張凱強指出,新傳播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衍生出新的性別暴力犯罪型態,特別是性勒索與未成年人性簡訊等,都因網路發達而數量急增,其中,尤其是伴侶間以故意散布、播放、張貼性私密影像作為威脅的「復仇式色情」情況最為嚴重,受害者中87%都是女性,且超過半數為35歲以下年輕族群,而未成年被害人更佔10.8%。被害人除了面臨遭威脅復合、金錢對價、甚至性侵而導致嚴重身心創害及人際關係破壞。為此,婦援會於今年度特別開設專線提供被害人免費法律諮詢服務,也於會中分享國外相關政策及立法建議,期盼能建立國內相關網絡資源以有效協助被害人,未來並計畫進入校園內進行預防宣導教育。另外,Google公共政策事務協理余若凡也介紹Google旗下的Youtube、Google+等品牌的社群規範與安全政策。從今年七月起,Google搜尋引擎提供「未經同意而遭散布性私密影像」被害人,只要提出申請,就會協助移除檢索結果的機制。
下午場次則以家庭暴力多面向觀點探討,由婦援會康淑華執行長主持,並邀請心理師、社工、婦幼警察、社區里長及媒體總編進行跨領域對話。婦援會婦幼部督導鍾惠慈強調,在今年年初新的家暴法修正案通過後,目睹家暴兒童及少年已經納入家暴法保護對象,並親自至各轄區派出所分享目睹兒辨識指標以建立警政、社政及教育單位間合作網絡。鍾惠慈督導特別提出「警政關懷目睹兒少三步驟」,當警方抵達家暴現場時,應該先了解兒童人身安全並進行評估,提醒家長別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一旦發現孩子有可能是目睹家暴兒時,請在家暴通報單上勾選「目睹家暴兒童」,提醒後續社工人員轉介及提供適當的關懷。專業的心理師江文賢則是從諮商經驗中分析暴力中的不同態樣,以及相應之處遇方法。另外,雲林縣警察局婦幼隊組長吳啟安及新北市中和一分局家防官李修度,分別從自身從事婦幼相關案件多年的實務經驗中,呼籲警政同仁處理家暴案件時應特別關注被害人危機狀況,積極結合防治網絡資源遏止加害人暴力行為,並提供被害人及時保護。
另外,身為社區第一線的士林區葫東里里長郭淑玲,分享自己在社區從事反性別暴力宣導工作之的親身體驗,認為反暴力工作應向下扎根於社區工作中,才能確實達成預防暴力再發生的功效。而四方報總編輯黃洛斐以新住民受暴處境出發,指出許多新住民在台灣必須面對語言溝通、文化差異、資源不足、權力落差及社會歧視等弱勢處境,四方報因此開設專欄,收錄新住民投稿及記者採訪整理的故事,讓新住民獲取更多資訊與求助管道,也藉此展現媒體在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上,其實也可以發揮正面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