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edhahai
文/張正
說起緬甸,人們總要先感嘆兩聲。緬甸北鄰世界屋脊,南面印度洋,國土像一只大風箏,面積六十七萬六千五百八十平方公里,約有十九個台灣大。境內出產包括寶石與石油等多種礦產、遍布包括珍稀高級柚木在內的廣袤森林,而肥沃平原所生產的稻米,一度占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出口量。她在一九四八年脫離英國獨立之後,似乎就要迎向美好的未來。但是,事與願違。
跨國企業撐腰,軍人專政
緬甸五千五百萬的人口中,六成是緬族,主要居住於中部平原,主掌獨立之後的軍隊與政權。其他還有撣族、克倫族等一百多個民族,分布在周圍的高地。
緬族為主的緬甸軍政府惡名昭彰。在獨裁統治下,緬甸經濟長期停滯,人民生活困苦,尤其緬軍以燒、殺、搶、強姦、迫遷等手段對付少數民族,更為世人所詬病。少數民族視緬軍如惡魔,他們逃離家園,躲藏在深山密林中,或者越過邊境,落腳於泰緬邊境的難民營。
然而,緬甸軍政府為何如此泯滅人性?除了緬族與其他種族之間長久以來的歷史恩怨外,商業利益也是不可忽略的重大因素。
少數民族世居之地,正是緬甸礦產、石油、森林之所在,也是跨國企業眼中油滋滋的大肥肉。於是,少數民族成了必須排除的「障礙」。軍隊負責前方掃蕩,跨國企業獲取利益後再回饋給軍隊,兩者踐踏著少數民族的血淚,狼狽為奸,共同獲利。由於有跨國企業的財力撐腰,即使面對國際輿論的壓力、經濟的制裁,軍政府亦老神在在,不為所動。
民主的希望,緬甸之花翁山蘇姬
緬甸人民半世紀的苦難中,有一位在國際上被譽為「緬甸之花」、在國內被暱稱為「蘇阿姨」的指標性人物──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的父親翁山將軍,是一九四七年協助緬甸擺脫殖民地位的獨立英雄,但不幸遭到暗殺身亡。年幼的翁山蘇姬跟隨身為外交官的母親在國外求學,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並與英國學者阿里斯(Michael Aris)結婚生子。
原本在英國過著舒適生活的翁山蘇姬,四十三歲返回故鄉緬甸探視重病的母親,人生也面臨重大轉折。那是一九八八年,緬甸爆發大規模民主遊行,遭到軍政府血腥鎮壓。這時人在緬甸的翁山蘇姬開始參與政治,並追隨印度聖雄甘地的方式,和平推行民選制度,不過隨即遭到軟禁。
在巨大的國際壓力下,緬甸軍政府於一九九○年舉行大選,而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也在選舉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她理應成為緬甸的總理。但軍政府卻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繼續軟禁翁山蘇姬。
從一九八八年回到緬甸開始,翁山蘇姬多半的時間都被軟禁在住處年。期間,雖然曾經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曾經得到軍政府的允許去英國探視家人,但是她都拒絕離開緬甸。因為翁山蘇姬知道,一旦離開,就再也回不來了。而等不到翁山蘇姬的英國丈夫,則在一九九九年過世。
直到二○一○年十一月,長期由軍政府把持的緬甸舉行了二十年來的首次大選,並且在詭譎難辨的國內外因素下,撤銷了對翁山蘇姬的軟禁。二○一一年八月,緬甸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 與翁山蘇姬會面,官方報紙也不約而同地停止批評西方媒體;同年十一月,特赦數以千計的政治犯。二○一二年四月,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國會補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包括她本人在內,拿下四十五席中的四十三個席位(緬甸國會席次共664席);同年,翁山蘇姬在返回緬甸二十四年後首次踏出國門,馬不停蹄地前往世界各國訪問、領獎,並預計角逐二○一五年的緬甸總統寶座。
緬甸,這個物產豐饒但又多災多難的國度,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
(原稿刊登於2011年國語日報週刊,收錄於《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