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庫特約記者 江欣怡
中部地區空汙嚴重,造成民眾生活及生命嚴重傷害,行政院環保署及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所於26日起,一連兩天舉辦的「打開穹頂:PM2.5公共善治學術論壇」,邀請學者專家針對空汙問題提出對策。
今(26)日於登場的四場論壇包括:PM2.5議題的治理面向挑戰與契機、議題下的大眾健康與風險、PM2.5議題與產業發展及經濟選擇、PM2.5議題的區域治理與合作等四大主題。
上午「PM2.5議題的治理面向挑戰與契機」的座談中,政大公行系博士後研究員施佳良以「環境治理的行政行為:設計與考量」為題,說明了政府在面對PM2.5等空氣汙染時應該採取的行政行為,他表示,過去曾由於調查範圍狹隘以及證據採樣不足等原因,導致出現政府在形成決策時產生判斷困難的案例,他提出政策制定時需注意空氣污染的擴散性、受害民眾具差異(敏感族群或空間分佈)等問題,建議政府在應變目標設定、指標設計、平時參考資訊的建立上多加著墨。
雲林縣環保局空氣噪音管理科科長廖崇圜則以數據說明不同天氣情況當中空氣汙染物微粒的組成,以及造成過去一個月五波「紫爆日」的污染成因。而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陳泰安則區分「治理」與「統治」之間的差異,他表示,透過政府各單位間的協調、合作與持續互動,方能達到所謂「善治」的最終目標。
第二場論壇邀請長期關注台灣空氣汙染問題的專家與談,台大公衛系教授詹長權說,空汙病是最難預防的疾病,但若能夠處理好空氣污染問題、改善環境品質,空污造成的疾病就較不容易發生,因此,和其他疾病相較,反而是最能夠有效預防。但他也指出,政府目前規範汙染物質的合理排放範圍過於寬鬆,已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如同「合法殺人」!
嘉義市社區醫療協會的余尚儒醫師分享了過去推動小學升空汙旗、教導民眾認知空氣狀況的經驗,說明「生活化的公共衛生」是面對空汙問題十分重要的基礎。而東海大學社會學系鄭斐文教授則以女兒投稿《小四生跟蔡英文說:六輕每年排放四萬公頓PM2.5,您覺得錢比這重要?》一文為例,希望喚起大眾在面對環境問題時,能夠保有自主公民的認知,起身捍衛自己的權益。
在「PM2.5議題與產業發展及經濟選擇」的場次中,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特聘教授陳吉仲指出,衡量重大決策的兩大經濟指標應包含「效率」與「公平」兩大原則,現今政府處理經濟與發展問題時,常太過重視表面的GDP漲跌呈現,而忽略了背後的外部成本等考量。
台大國發所博士候選人王瑞庚也持相同看法,他進一步表示,在未來的政策方向上,應在總量管制中納入PM2.5指標,並盡力推動地方跨域治理。與談的文藻外語大學文教創意產業學院教授高明瑞,提出了「社會創業」的概念,認為應致力於社會的正向改變,並回頭反思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思維所造成的各樣問題。現場也有民眾表示,政府現行的空氣汙染指標和相關規範十分複雜難懂,對此議題沒有基礎認識的人會感到無所適從,希望政府部門能夠試著以更簡單明瞭的方式讓更多民眾理解和自身息息相關的空汙議題。
今日論壇的最後一場則是討論「PM2.5議題的區域治理與合作」,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的吳慧君以「青年對PM2.5治理的期待」為題,指出了燃煤電廠除役是近年的國際趨勢,同時改善PM2.5問題除了能減少因此死亡的人數,甚至能夠提升工作生產力等益處。
彰化醫界聯盟的葉光芃醫生分析相關數據後質疑,許多工廠興建時號稱能夠增加地方發展與收入,但實際上工廠遍布的區域,不僅經濟狀況並沒有顯著提升,甚至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與破壞。他也指出,一般的空氣測站與交通測站由於設置地點不一,產生的數據也有顯著差異,甚至交通測站的資料也未被詳細列入參考,是十分荒謬的事。葉光芃也舉某日台灣各地PM2.5測量數據說明台灣空汙的問題,他說,過度強調來自中國方面的境外汙染其實並非正確的說法,數據當中地理位置最靠近中國的台灣離島(澎湖、金馬)地區測出的PM2.5自動監測數據為25.8μg/m3、手動為23.2μg/m3,竟還遠低於同一時間雲嘉南地區自動監測的32.1μg/m3與手動測量出的28.5μg/m3。
與會的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施克和則說,民進黨正針對改善PM2.5問題研礙相關對策,包括將空汙紫爆日的排放降載問題實際納入全國性法律規範、燃煤電廠的除役計畫與進程,以及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不過他也提到,現今地方政府治理空氣汙染時,已在政策工具上面臨種種問題,至於面積較小的行政單位,更容易直接面臨到被迫遷村或者要求廠商離開地方等困境,這部分民進黨內目前也尚未研擬出具體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