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化

【投書】當國家介入電影自主:記一場法國的文化革命

圖/Soumit Nandi

文/羅苡珊(台大學生)

最近台北電影節的風波,總讓我想起前一個世紀六八年,當時法國文化部長馬勒侯撤換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亨利朗瓦(Henri Langlois)的事件。亨利朗瓦撤換事件引發了一連串的抗議行動,法國電影界因而先於五月學運參與了六八之春。

法國電影資料館無疑是孕育法國電影新浪潮導演的沃土之一。那經歷戰火爆發前的濘滯不安氛圍、戰爭時期與戰後的頹圯時代,亨利朗瓦致力於保存與收藏眾多的電影,許多國外的電影與相關的物件,都在電影資料館中得到了完整的安頓。當時的許多國家,取得電影——尤其國外電影——的管道狹窄貧脊,法國幾乎是唯一有如此可觀電影收藏數量的國度,因此成就了當代第一批涉略電影時空之廣的年輕影評人,而這些影評人,日後紛紛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作者。

這些影評人在電影資料館中大量地看外國電影,即使沒有字幕也照看不誤、沉醉其中。亨利朗瓦曾說,無字幕的電影版本是一個完整的表演,藉由觀看這些影像,能拓展視野與觀察的力量。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與高達,便是因為法國電影資料館,接觸了柏格曼的電影,其中《莫妮卡》影響了楚浮《四百擊》與高達《斷了氣》裡頭,人物凝視著觀眾的片尾畫面。

身為文化部長的馬勒侯,曾於1959年大力推薦楚浮的自傳性電影《四百擊》,與新浪潮的初始形成了歷史性的同盟。但在1968年,馬勒侯因為認為亨利朗瓦管理法國電影資料館不當,撤換他的館長職位。國家暴力介入文化場域、主宰文化獨立精神的行徑,使法國文化界紛紛舉行一連串的示威抗議。最後亨利朗瓦復職,但法國電影資料館自此失去了政府的補助,亨利朗瓦為了維持資料館的運作,耗費精神與身體的氣力,終至累積成病痛,於1977年告別了以電影為生活的一生。

1320825980-1689326817_l

電影「四百擊」劇照

 

1968年五月學運爆發,許多導演與影人反對當年坎城影展照常舉行,呼籲影展響應五月學運,更有評審與參賽導演紛紛退出坎城影展的競賽與評審席位。(但若因此認為,所有反對坎城影展舉行並宣示撤出作品的影人,都有一致且鮮活的共同目標,這樣的理解太過武斷而危險,其中確實難以否認,有更幽微的、被時代潮流淹沒的困惑與自我矛盾,存在於一些反抗的影人心中。)

抗議隔日,坎城影展即宣布該年影展停辦,1968年的坎城影展,不僅僅標示了「世界的六八」精神如何滲透並召喚了各個場域的活動,更是坎城推動「導演雙週」此改革性意義的重大分野。坎城影展自此從各個參賽國手中奪回選片權,並於1969年成立「導演雙週」,此一平行於坎城影展的「影展中的影展」,挖掘了許多目前的知名導演,成為了極具實驗與創新特色的影片匯流之所。

將時空挪移至我們身處的今日,台北電影節的文化獨立性因政府的文化政策而搖搖欲墜,如果說前一個世紀是一個近乎無所選擇的時代、夾縫中拚命創造出超越性選擇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則是資訊龐雜紛陳、選擇無需超越性便早已無邊的時代。但正因為如此,文化獨立性更彰顯了它的重要位置與使命。當一個國家的文化場域受到國家僵化如死水、商業資本至上邏輯的力量介入,這個國家的文化便敲起了警鐘。或許,我們能自我安慰並期許這樣更加艱難的困境,能促使更多的人、更多的掙扎力量關注到文化場域,並在其中咬牙創造,但著實,太辛苦。而且更重要的是:並不值得有這些多餘的辛苦。

願這個敲起的警鐘,不會變調而成為喪鐘;願政府官員能明白文化底蘊的漫漫長流,是要如何敏銳察覺,並且細緻地對待。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