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 投稿

重返亞洲的歐巴馬

圖/Pete Souza

文/林柏儀

「你們看到歐巴馬,開心地把淨選盟的衣服送給他,和他合照,邀請他一起來反對馬來西亞納吉政府。但難道你們不知道,美國政府一向就是透過扶植外國所謂的『公民社會』與『非政府組織』,來動搖既有政府,達到美國的政治目的嗎?」

這是在2015年11月2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社會主義2015論壇上,一位左翼青年對一位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領袖提出的尖銳提問。我當時正巧來到大馬進行短期訪問,研究馬來西亞高教商品化問題,參加了兩天的會議。聽聞這直截的提問內容,雖然簡短,但深感凸顯了許多類似的課題。

大馬政治危機碰上美中角力

時序或許要往前拉回。在今年7月,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遭華爾街日報揭發,個人帳戶中收受了7億美元的不明捐款,被懷疑有嚴重的貪污問題。此一事件爆發後,數萬人民站上吉隆坡街頭抗議。其中更有「民主派」陣營人士,積極希望國際勢力能介入此事,逼迫納吉下台。

因此,根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在奧巴馬抵達吉隆坡的前一天,馬來西亞反對派聯盟領導人旺阿茲莎(其配偶即為知名反對派領袖安華)就公開呼籲:「現在馬來西亞已變成了一個“不寬容的專制國家”。歐巴馬應該告訴納吉布,經濟貿易發展應該與改善人權和治理水平同步。」、「歐巴馬該施加壓力,推動馬來西亞實行民主改革」。

而對於類似的「期盼」,美國也樂於回應。歐巴馬對外聲稱:「和馬來西亞首相納吉會面,將非常直接地對馬來西亞的政治反對陣營狀態表達關切。」、「若我們支持的普世價值未獲尊重,我們對於缺乏共識、意見不同以及直接反對的議題,態度會非常坦率。」

美國為何要積極介入亞太事務?過去短短一年間,歐巴馬兩次來到馬來西亞,頻率之高,不算尋常。這背後反映的是美國近來提出的「重返亞洲」戰略,主張要推動「亞太再平衡」;而所謂「再平衡」的修辭,針對的無非是中國。隨著中國經濟與政治實力的增強,美國自認有必要拉攏東亞島鏈諸國,來維持它在亞洲的霸權影響力。而對於台灣,美方則是釋放出「將再提供高達10億美元以上的『軍購』機會給台灣」的「善意」。

於是,在國際政治的角力下,2015年11月18~22日在吉隆坡上演的東協高峰會,成為了一個眾所矚目的國際博弈場。高峰會包括了對TPP與RCEP的談判,因此美國與中國領導人也齊聚吉隆坡。翻開報紙,一邊是歐巴馬聲稱「貪腐是亞太國家每天都面對的問題,…TPP涵蓋史上最強的肅貪及廉正準則,要求成員國必須擁有肅貪法律,並將賄賂公務員列為罪行。」爭取各國支持TPP;另一邊則是中國李克強承諾將大幅增加與東協的貿易關係,並且期盼協助更多在東南亞的基礎建設,推動兩個區域之間的經貿整合。

請歐巴馬站台的「公民社會」

回到會場上激進青年的提問。他在乎的,不是大馬民主派要站在美國或中國任何一方。而是不能理解:為何馬來西亞的非政府組織,總是如此擁抱西方國家,甚至希望運用他們的霸權力量,來打倒自身的政權?

面對該提問的馬來西亞淨選盟2.0(Bersih 2.0)的主席Maria Chin,才剛與歐巴馬會面完,她在現場倒是直接承認:「我可以公開地說,我們就是要和美國合作,來達到抵制納吉政權的效果。這不需要什麼藉口,因為我們就是想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要讓歐巴馬知道,他應該要向納吉施壓。」

這當然可以是一種立場。但假使公民社會與非政府組織的基本定位在於:它們不和政府站在一起,而是站在民間的監督角色。那為什麼找他國的政府領袖公開相挺,可以是如此「如所當然」?再者,如何能夠相信,「美國介入能夠帶來大馬的民主改革」?這會是哪一種「民主改革」?

對於與大馬「公民社會」相連結的質疑,歐巴馬則表示:「美國堅定地相信,要達到可問責的治理,必須要有強大的公民社會。所以當訪問外國時應當與當地公民社會領袖會面,是他國家的政策。」

不過,為什麼歐巴馬是會面這群「公民社會領袖」,而不是另一些人?例如,那些參加社會主義2015論壇的左翼人士?或是辛勤勞動的工人階級代表?所謂的公民社會,究竟代表的是誰的觀點?

其實,許多政治學者早已指出,所謂的公民社會或非政府組織,並非真的自外於政治,而是在不同的場域中參與公共事務。而馬來西亞「民主派」此刻選擇和美國高度合作,展露他們親美的自由主義立場,以及對美國的高度信任,也相當坦誠。這就是某一部分人士的政經立場,但無法代表整體社會。只是說,這樣的立場,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先進財團有利的自貿協議,為何非擁抱不可?

比較令人擔心的地方在於,新興民主國家中的「民主派」,是否可能會在嚮往美式民主、拉攏美國介入本地政治的過程中,成為了美國在政治經濟佈局下的禁臠?舉例來說,此次奧巴馬積極推銷的TPP,其中賦予企業對國家提起訴訟或仲裁權力,恐限縮國家主權,以及過度保障智慧財產權,將使藥價飆漲…,已受各界質疑:TPP是否單單有利於先進國家及其財團?但親美的「民主派」們卻未對此積極抵制與動員。實際上,台灣目前也是如此。

在一個與奧巴馬對談的場合,一名大馬青年提出對加入TPP的擔心。他詢問歐巴馬,該協議是否是一個「精英協議」,將成為大部分馬來西亞人和低收入社群的負擔?

而歐巴馬回應他說:「TPP不是強國欺負弱國」,「他承認,藥價在該協議下會調漲,但政府應在這個情況下,確保弱勢社群獲保障和公平,給予他們最基本的保護。」接著則是含糊地說,「有關各方在這樣的貿易協議下必須願意犧牲,否則談判將永遠不會結束。」「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停止這些全球變化,也不認為在里面放一些貿易壁壘,就可以停止這些變化。」

除了部分左翼份子持續的批判(如馬來西亞的「社會主義黨」PSM)外,歐巴馬的這種言論,沒有受到納吉或公民社會領袖們的質疑。相對地,21日當天在峰會的會場外,站出來抗議奧巴馬與TPP的,是另一群捍衛伊斯蘭基本教義的群體。他們斥責TPP會「出賣馬來西亞」、「讓含豬油的食物或藥品流入大馬」,並在集會中高乎「阿拉真神!」「阿拉真神!」…。他們集會活動從清真寺出發,伊斯蘭教祭司現身力挺,而集會幾乎看不到女性。「捍衛伊斯蘭教」的意味大於嚴肅檢視TPP。而植基於弱勢人民立場對TPP的客觀分析,則仍不多見。

看穿虛幻的右翼意識形態

總結而言,我們需要另一種的政治觀點,真正站在普遍弱勢人民的立場,而不深陷在種種虛幻的右翼意識形態之中。不論是盲目崇拜「自由民主」而擁抱美國霸權的「民主派」,或為了維持某些宗教統治可能的保守抵抗,都該受到批判。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再地揭穿種種虛假的面紗。

納吉當然該被批判。但真正的「民主改革」沒有捷徑。而且,總不能為了找外力拉下貪腐者,而出賣弱勢人民的經貿公平。那很可能會連犧牲了什麼,都不知道。據了解,TPP的完整全文與附錄,總共有六千頁之多。「公民社會」如果希望代表普羅大眾的利益,該做的是積極來研究其中的內容,對國內外政權一一施壓,而非輕輕放過,繼續再製了不平等的國際階序關係。這點,台灣和大馬,倒是有很類似的挑戰。

(作者為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