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文/張約翰
最近《Star Wars:原力覺醒》上映,臉書上不少朋友把大頭貼換成光劍版。這個一鍵換大頭貼的工具相當方便,隨著牆上朋友換裝的愈來愈多,你想不注意都不行。從宣傳的角度來看,它是有效的。但是它能不能讓人走進電影院呢?
同樣是一鍵換大頭貼,巴黎襲擊案後,臉書也提供這項服務。幾天後就開始一場論戰:換大頭貼這個舉動意義何在?它有任何實質效果嗎?你會因為換了大頭貼就投身反恐作戰嗎?
有一個詞彙叫「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它是把「slacker」(懶得行動的人)和「activism」(行動主義)合成的新字,出現在1990年代,原本是指責年輕人只在最小、最個人的層面上進行倡議活動。在今天的台灣,也可以用「鍵盤社運」的概念來理解──萬人按讚,十人到場。它同時受到兩種批評:被行動反對方譏笑為缺乏實質影響,被行動倡議方指責為自我感覺良好的實質行動替代品。巴黎襲擊案的換大頭貼論爭之一就聚焦於此。
然而Vox的Michelle Hackman認為,換大頭貼是有用的。她以兩項研究結果說明。
首先是2015年12月最新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社運成長的關鍵外圍」(The Critical Periphery in the Growth of Social Protests)。研究以特定事件的推特貼文為分析對象,藉由推文定位判斷發文者是否身處社運現場,未到場的是外圍參與者,到場的是核心參與者,以有實際聚眾抗議的事件和沒有聚眾抗議的事件對照。
這項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院進行的研究,目的在找出訊息的擴散模式,結果發現:在訊息擴散與生產方面,未到場的外圍參與者,與到場的核心參與者一樣重要,激發外圍參與是訊息擴散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另一項是喬城治大學社會影響傳播中心2011年發表的研究,將支持特定目標的人,分為會在社群媒體上支持(換大頭貼、加入社團),以及只在社群媒體外支持兩種,結果發現,前者比起後者,從事志工、參與活動遊行的比例是2倍,向民代反映、連署、募款是4倍。雖然不是因果關係,但會在社群媒體上支持特定目標的人,實際行動的機率也愈大。
如果將上面兩項研究的結果合併來看,以換大頭貼支持某種社運,對擴大社運的能見度相當重要,而能見度擴大代表在社群媒體上參與的人數擴大,就比例來看,就有可能創造更多投身實際行動的人數。
不過Hackman提醒,核心行動者在現場傳遞出來的資訊,與外圍行動者藉社群媒體擴散的資訊,當然在個人承擔的風險上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換大頭貼表達支持的爭議,不見得來自立場相對的一方,而是立場相同但到場/未到場者之間──那涉及了政治人氣收割議題,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了。
參考資料
Changing your Facebook profile picture is doing more good than you might think(連結)
The Critical Periphery in the Growth of Social Protests(連結)
Slacktivists Doing More than Clicking in Support of Causes(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