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昔日沙漠中輝煌的學術古城,如今戰火瀰漫

廷巴克圖的街道(圖/upyernoz

文/莊珮柔(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2

公庫編輯按:廷巴克圖位於西非,是馬利共和國的中部一處古城,建於十世紀末。座落於撒哈拉沙漠南緣、尼日河北岸,歷史上是商隊往來撒哈拉沙漠的主要休息站,也因此成為多種文化匯集之地,擁有大量珍貴手抄書,書籍因氣候乾燥而得以留存至今,書齡最久者可追溯到13世紀。據說這個城市在歷史上曾經同時有120座圖書館。(圖片深藍色處為馬利共和國,圖片來源

2014年法國第40 屆《凱撒獎》得到最多獎的電影是《廷巴克圖Timbuktu》(電影中文名稱:在地圖結束的地方),這部電影囊括了最佳剪輯、攝影、影片、導演、原創劇本、音樂、音效七項大獎。電影是劇情片,但內容卻是寫實的影射今日的廷巴克圖社會。電影導演是西薩柯.阿布德哈曼 (Abderrahmane Sissako),他出生於非洲茅利塔尼亞,後遷居馬利,成年後在莫斯科學習電影,現則移民到法國。《廷巴克圖》是他的第四部長片。廷巴克圖Timbuktu這個在非洲尼日河畔的城市,20世紀初原屬於法國的殖民地。今屬馬利共和國。本來就是歐洲人熟悉的景點,但透過電影,讓這個城市的現狀更為世人所知。

對於一般的臺灣的讀者來說,廷巴克圖Timbuktu似乎是個陌生的地方。但是對於臺灣的年輕人來說,卻不一定如此。101課綱高三的世界史選修,有不少版本的書都介紹了這個地方。因此對於現在20歲上下的年輕學子來說。這裡或許不是個陌生的地方。乍看之下廷巴克圖Timbuktu黃沙蔽日,似乎一無所有,但在伊斯蘭的文化史中,這卻是一個不可以忽視的地方。

 

沙漠中的城市

廷巴克圖Timbuktu位於尼日河三角洲(Niger River Delta),地處撒哈拉沙漠邊緣。城市出現的時間,可能是在11世紀,被圖阿雷格(Tuareg)游牧民族「沙漠中的藍人」所創建。這座位在尼日河三角洲(Niger River Delta)的傳奇城市,從伊斯蘭教興起之後,一直是沙漠中往來撒哈拉沙漠的鹽商和黃金商隊的主要休息站,後來也變成伊斯蘭教的學術中心。

TIMBUKTU-EINZUG

圖片截取自維基百科

04-shrinking-timbuktu-714

圖片取自國家地裡頻道

 

非洲的伊斯蘭圖書館

廷巴克圖擁有豐富的手抄本藏書。

現在還有三座泥木混製的大清真寺:津加里貝爾、桑科爾(Sankore)和西迪‧牙希亞(Sidi Yahia)大清真寺,分別建於14和15世紀之間。這些沙漠中的清真寺-同時也是圖書館。建築和寺藏手抄本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這三座清真寺裡保存了豐富的約70多萬卷的宗教經文手稿。寺裡收藏許多非洲歷史與伊斯蘭文獻,今日保有手抄書籍數量約有3萬卷,這些書的材質,有些是樹皮,另外還有在抄在羔羊皮和瞪羚皮上。

廷巴克圖在歐洲人的歷史記憶中,一直是以保存知識的城市聞名。電影《廷巴克圖Timbuktu》說「鹽在北方,黃金在南邊,阿拉的智慧寶藏在廷巴克圖。」今日在聯合國的資助下,廷巴克圖艾哈邁德巴巴研究所(Ahmed Baba Institute)依舊研究、保護這些書籍。這些書籍的來源,是在14世紀的時候,有許多的伊斯蘭學者來到此處抄寫下來的。抄寫書籍(這是伊斯蘭的傳統,書籍要抄傳,而不是用印刷的方式流傳),是當時伊斯蘭世界保存知識的最主要方式。

2

圖片截取自原視新聞(點選連結)

根據14世紀的伊斯蘭學者-伊本巴杜達IbnBattutah(1304-1369)的旅行者回憶錄。1353年2月,他曾從今天的摩洛哥出發,一路到尼日河畔旅行,跟著沙漠的商旅探訪了廷巴克圖。伊本巴杜達說,14世紀時,當地由一位信仰伊斯蘭教的蘇丹曼薩蘇萊曼(Mansa Sulaiman)統治,居民多半是黑人。他稱之為利薩姆(litham)人,特色是全都身穿染色衣物。伊本巴杜達認為,統治者曼薩蘇萊曼是一個很吝嗇的國王,並對他大肆批評。不過,他卻認為廷巴克圖當地的長官,是一個很溫和、勇敢的的黑人,當伊本巴杜達住在他家的時候,曾讀到了一本讓她印象深刻的書-1200年伊斯蘭的學者伊本賈烏濟(ibn al-jawzi)《精彩辯論之書》,這是一本關於《古蘭經》律法和歷史與格言研究的書籍。這則記載,也間接證實了廷巴克圖14世紀已經是個藏有知識的城市。

 

伊斯蘭的貿易與廷巴克圖

伊斯蘭的商旅為何要來這裡,他們交換的是什麼,又為何會留下這麼多的手抄書?這個沙漠與綠洲交界的城市,擁有什麼如此吸引人。根據書籍的記載,這裡最吸引14世紀阿拉伯商旅的,應是黃金與奴隸。當時的西非的叢林中,生產著商旅所需要的黃金。黃金和奴隸讓這裡建立了大帝國,13世紀的時候,馬利帝國興起。到15世紀末被桑海帝國取代為止,廷巴克圖一直是馬利帝國的大城市。

2

圖片截取自BBC紀錄片《廷巴克圖失落的圖書館》

沙漠商旅一直是艱鉅的任務。伊斯蘭的商旅,從摩洛哥到馬利帝國的旅途,首先先拿香料和玻璃製品,一路收集品質很好的鹽,然後到廷巴克圖交換奴隸。伊本巴杜達的遊記之中,前往廷巴克圖的旅途中,他除了交換香料、鹽巴也交換各種奴隸。14世紀時的廷巴克圖社會階級森嚴,國王與臣民間極為不平等「他們會以卑微又悲情的姿態面見蘇丹,行禮時用手臂肘重重砸地」,還有跟蘇丹說話的時候,人們還會拖掉袍子、在身上灑土,表示尊重之意。女奴隸會被當做食物來吃。他們的手掌和乳房被認為是美食。奴隸也是禮物,伊本巴杜達就因為受到廷巴克圖執政官慷慨的招待,得到一個年輕的男奴隸。

635830002081327500

電影《在地圖結束的地方》劇照

對歐洲人來說,這樣充滿黃金和奴隸的地方,顯然很吸引人。歐洲人稱廷巴克圖為通布圖(Tombouctou),但很有趣的,並沒有人什麼白人可以到達那裡。一直到1816年,勒內卡爺(Rene Caille1799-1838)進入塞內加爾,終於到達。1830年代,他將他的遭遇寫成了三本日記,這可能是第一個進入通布圖地區,且能活著回來的第一個法國人。

 

戰火瀰漫的城市

儘管14世紀的伊斯蘭教隨著貿易進入。但是各民族之間沒有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爭執。甚至保有相當多的原有部族社會的特色,《伊本巴杜達遊記》記載,當地是母系社會,男人不會忌妒。孩子也不從父親的姓,兒子沒有繼承權,姪兒才有繼承權。女人坦胸露乳,也跟一般伊斯蘭的生活教義不同。當時也已經看到不少的基督徒。不過,整個19世紀,雖然馬利淪為殖民地,但是宗教與傳統文化並未導致任何戰爭。

1433437799-1052273589_n

電影《在地圖結束的地方》劇照

進入20世紀,伊斯蘭的基本教義派,從西非大量的入侵,2012年佔領了此處,也改變了當地的政治樣貌。2012年3月,馬利發生政變,“伊斯蘭馬格裏布基地組織”等極端勢力趁機控制了馬利北部地區,武裝分子在佔領通布圖期間,破壞古城中的陵墓、與寺廟建築。2015年9月18日,國際刑事法院對其發出逮捕令。這是國際刑事法院首次審理與損毀宗教和歷史建築相關的案件。基本教義派也將原本的社會規範進一步的「基本教義化」,強迫婦女要戴頭巾,遵守伊斯蘭各種教義。

通布圖原本是馬利歷史名城,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2年6月,因為極端教義派的占領,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世界遺產。一直到2015年9月26日,被控損毀馬利古城宗教與歷史建築的極端分子艾哈邁德·邁赫迪·法基被尼日當局捕獲,移交國際刑事法院拘押。才逃離這一場歷史劫難。希望廷巴克圖能終於去除基本教義派的破壞,恢復曾經是伊斯蘭知識中心的地位。

 

參考資料

<損毀馬利古城通布圖的極端分子被移交國際刑事法院> 新華網2015-09-27 (連結)。
<第40 屆凱撒獎,廷巴克圖獲七項大獎> 2015-03-04 (連結)。
<全球400大最佳旅遊體驗: 馬利-廷巴克圖> 2015-05-12 (連結)。
麥金塔史密斯(Tom Mackintosh Smith)編,苑默文翻譯,《伊本巴杜達遊記》(台北:商務印書館,2015.04)。
佛朗茲法農(Frantz Fanon) ,陳瑞樺翻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