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
過去一年,臺北市的文化資產保存制度瀕臨崩毀邊緣,黑箱審議、史料錯誤、投機炒作、程序倒退….已然成為柯文哲市府最大治理危機。市府日前換上備受各界肯定的謝佩霓局長,謝局長在2月2日新北投車站選址公聽會上表示將概括承受所有事情,絕不切割、逃避;又說文化和政治一樣都是眾人之事。臺北文資環境聯盟今(5)日上午於市府前召開記者會,扮裝成元宵燈會主燈「福祿猴」對於新任的謝局長獻上祝福,並對其勇於任事的態度表示肯定,期待謝局長能於新的一年與民間共同進行「除舊佈新」的全民文化工程。
惡習、體制需除舊
民間團體首先指出目前百廢待舉的文化局現有文化保存體制既存的幾大問題:
- 市府團隊開發思維先決:過去這一年,社會從南港瓶蓋工廠的慘案中看到,文化局和文資委員會竟然替工程單位的計劃縮小保存範圍、導致廠內最重要的歷史建築「總辦公室」被強拆。由此可見市府團隊在進行都市空間規劃時經常忽略文化面向,將未受文資法效力所保護的文史資產視作「可割可棄」的闌尾般任意移除;一如新北投車站的選址之所以爆發衝突,也是文化單位未守住文化主體性,積極邀請空間設計與交通單位進場克服返回「原址」的困難,才徒增民眾的不安。
也正因為市府施政團隊缺乏文化涵養,而文化局又自我邊緣化,才會讓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建物在審議時因已預見所在地區「開發在即」,所以僅能取得「歷史建築」的身份,而不會被指定為可變動性小的「古蹟」。
- 私有產權凌駕公共價值:就算有些建物已經指定為古蹟,也未必能彰顯其公共價值。像是文萌樓、陳悅記老師府早已經是市定古蹟,卻因為產權私有,而身陷被容積套利的風暴中。文化局過去中了「所有權人意願優先決」的迷魂咒,並未動用「優先承購權」致使文萌樓中的前性工作者極可能被迫遷;而老師府則被文化局以「私權爭議」撇除自身在「容積移轉」一事上該有的把關,目前仍因年久失修而日漸頹圮中。過去堀仔頭活水古井配合建案位移、近期爆發的辰馬商會改建爭議,也一再顯示公部門過度缺乏「文化介入」。就在年初,文化局甚至想把文資審議程序修改成徹底排除公眾提報的「私有權提報制」,引發民怨成了壓垮前局長倪重華的最後一根稻草。
- 空間專業壟斷歷史詮釋:另一個更為進階的問題是文資委員會的組成過為單一。臺北市文資委員會的組成,專家學者多為景觀、建築背景,人文歷史或教育領域過於單薄,間接導致對歷史的詮釋過於表象化、美學化。許多建物本身看起來並不起眼,也經常不被以建築外觀為主調的審議委員重視,但若將這些建物放在更大空間脈絡下,會發現「不起眼」正是歷史性之所在。三井倉庫的紅磚建材可說明是1923年關東大地震前的作品,而非以一般眼光認為「磚造沒有特殊性」,簡樸的構造或許也反映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在殖民體制初期的獲利,仍需仰賴總督府武力驅逐原住民以取得大片土地煉樟、種茶,其後才站穩根基、擴張(這階段就反映在它1920年代落成的總社建築上了)。同理,嘉禾新村也不宜僅進行單棟式保存,應更側重聚落空間配置的整體感,及戰後克難的居住型態來重新還原出歷史痕跡。上述這些考究都不是以建築出發所能涵括的視野,亟需文化單位爭取時間來緩慢堆疊出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極其豐富的故事。
- 「水族館」式的審議過度封閉:承上,去年因為南港瓶蓋工廠的犧牲,才換取文資審議委員會開放旁聽。在那之前都是閉門審議,民間團體只能在外面等候叫號,民間戲稱為「候診室模式」;去年雖然開始採行「開放旁聽」,但這種坐在被玻璃隔開的旁聽席中聆聽委員發言的「水族館模式」,民間團體依舊只能被動等待主席召喚,且發言三分鐘後主席就會請你離場,像是排隊面試一樣。民眾參與的遊戲規則仍十分限縮,實在很難針對文資的價值、保存的細節與委員們進行來回討論與意見交流,自然就難豐富保存的可能性。
思維、方法要佈新
民間團體演出福祿猴們打破過往文化惡習的爆竹行動劇,指出要改革既有體制積習已久的弊病,恐怕需要大破大立的視野與方法,才能讓文化與歷史穿透目前市府由都發局主導的重大開發計劃,讓處在關鍵時刻的臺北市莫再朝剷除舊有城市歷史紋理、沒有人文溫度的空間設計傾斜。北市的文化政策在去年遭到這麼大的抨擊,除了反映體制崩毀,同時也代表有一群活力熱情的文化工作者,願意為了城市文化努力提出批評,呼籲新任局長的新方法或許應從第一線的文化工作者身上找起。臺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於記者會中指出成員由過去一年各文資議題所組成,在個案的搶救經驗中發現關心歷史文化的民眾很多,但現有制度卻無法涵括其聲音,因此,如何開放文化治理成為人民可參與的城市工程,恐怕是下一階段的重點。即使是現有制度的改革,或許也可以開放從個案中作經驗檢討而逐步找到妥善的解決之道。
柯文哲市長從日本考察回來後說,對城市空間的美學反省是他過去只知「吃飽」,而不知「吃好」。民間團體今日獻上一碗由不同口味的文資元宵組成而成湯品作為市府團隊的尾牙,希望能進一步提醒柯市長:「吃好」未必是山珍海味或異國美食,在地口味、每一道小吃的鹹淡與火侯拿捏也都蘊含極大的學問,甚至包裹著濃濃的常民文化。民間團體獻上對聯與貼滿各大文資案件的新年賀禮給文化局,並由文化局視察王秉五代表收下,期待在北市成為世界設計之都的2016年,「文化」能成為臺北市發展的主菜,而不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或許而正因為臺北市來到這樣的關鍵時刻,所以期待無論是年後2月24日公參會即將討論文化局開放參與的工作,或3月的文資委員遴選,謝局長都能以「開放」作為扭轉乾坤的核心精神,與文資團體一起進行「除舊佈新」的全民文化工程。
時間:2016/2/5 上午10:00
地點:臺北市政府大門口
(新聞稿原標題:除舊惡習,佈新思維:停止開發至上的發展節奏 打造以文化、歷史為核心價值的城市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