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自由學風,不該被當作「好成績的獎勵」

圖/wecometolearn

文/杜可瑜(大直高中歷史科教師)

近來,師大附中因為今年沒有學生進入滿級分俱樂部,而出現校方縮限學生社團及活動的爭議,在媒體披露出現的文件裡,還提到了手機由師長控管的建議。顯然部份師長仍舊認為「讀書是本業」,而「社團與活動」只是給予學生的獎勵;因此成績不夠耀眼,就收回這些獎勵。

同樣的邏輯,更展現在學校生活規定這方面。在討論到生活常規是否合理時,例如學生在午休必須安坐在座位、不願午睡只能看書(但電子書不被允許,因為載體是手機)…等規定,一旦提及某些學校的自由風氣時,往往以「我們的學生又不是前三志願的學生」為理由,認為控管有其必要性。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所謂「前三志願」是以學業成績作為標準;換句話說,成績不夠優秀的學生,在生活常規方面自然應該被「嚴加看管」,畢竟學生的自律能力不足,只能藉由他律。

這被許多人認為習以為常的想法,其實有幾個問題:首先,自律能力不足,於是由學校進行管理。那麼,當生活作息都被要求依循他者的規定時,這些學生如何發展出「自律」?

其次,成績優秀與否,成為判斷的主要依據,而所謂的「自由」、「社團參與」、「學校活動」並非權利,而是被視為一種獎勵;沒有優秀的成績,這些獎勵就會打折或者回收。關於這一點,長期以來,教育現場篤信給予獎賞是最能鼓勵學生作某些事情的方式,我們認為這可以驅動學生往正確方向持續前進,如同吸引老鼠走出迷宮必得放一塊乳酪。更甚者,我們相信,一時的獎勵,將有助於學生建立良好的習慣,而習慣成自然。

實際狀況真如人們所想嗎?

有兩位美國心理學家──德西(Edward Deci)與雷恩(Richard Ryan)──以一項實驗企圖挑戰這個始終被認為「理所當然」的看法。他們提出的質疑是:倘若有人願意給予獎賞來激勵你進行最喜愛的活動,一旦停止外部獎賞的給予,是否會影響內在的興趣強度?

199976543_1d0266c68f_z

索瑪立方體遊戲即是要將七個立方體組件拼 成一個正立方體,也可拼組成其他立體圖形 (圖片來源:http://0rz.tw/vuz9K)

實驗進行的方式,是安排24名學生玩索瑪立方塊(Soma Cube)的遊戲;學生必須以七個奇形怪狀的積木拼出指定的立體形狀。一開始每個學生拿到四個圖案,然後得動腦筋用索瑪立方塊拼出來。接著,實驗者離開,以單向玻璃觀察學生,看學生在沒人指示或鼓勵的情況下,會自己玩索瑪立方塊多久時間,並在實驗房間內擺放了最新一期的《時代》、《紐約客》和《花花公子》雜誌,誘惑學生離開。

幾個星期之後,同一批學生再度回來進行實驗,但其中一半的學生(設為A組)被告知,如果完成圖案的要求,會得到現金獎勵。接下來進行的程序都相同。A組學生果然卯起勁來花更多時間玩索碼立方塊,而另一半的學生不知道有獎金可以拿,玩遊戲的時間約和上次相同。

一週之後,這批學生第三度回到實驗室。這次心理學家告訴A組學生不會再發給現金獎勵,其餘程序照舊。接下來發生的現象,非常值得深思:前一次拿到獎勵的A組學生似乎驟然失去興趣,玩遊戲的時間大幅減少,而從未得過實質報酬的學生,投入遊戲的時間則與上回相同。

換句話說,教育現場認為最有效的獎勵方法,實際上會造成學習內在動機的破壞。

如果將這個實驗結果拿來討論前述的臺灣高中教育現場--將「自由」、「社團參與」、「學校活動」視之為成績表現優秀的獎勵,能否淬煉出良好的自律習慣、時間管理能力,以及對課業學習的重視?

事實上,這些「獎勵」在學生踏出高中校門的那一步,就立刻消失無蹤了。原先的美好期待恐怕遠遠不如真實景況,甚至想不到這種作法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即造成學生的內在動機大幅衰退。這似乎可以為目前許多大學生欠缺「目的感」而生活呈現空茫的狀況提供其中一種解釋。師長期待的良好習慣無從透過外在獎勵予以形塑,況且就算學生以好成績進入了所謂的名校,也不等於都能懷抱學習的熱忱。

更進一步省思這種視「自由」、「社團參與」與「學校活動」為獎勵的心態,不僅粗暴且狹隘地將「成績」與「學習」畫上等號,更輕忽了學校負有現代公民養成的教育目的。無論是生活常規(如服儀、午休實施……),還是社團參與和學校活動,應該與學生進行對話和討論,而這些無關乎學生的成績優劣;並不是前三志願的學生就能享有更多的獎勵,就如同公民的收入多寡、學歷高低並不會影響各自手中選票的價值。

如今,幾乎很少有公立高中還會明目張膽地標榜「成績至上」,然而,許多學校或師長在看待校園常規、社團參與和學校活動時,往往無法察覺「成績至上」仍是根本的思維方式;就是這種「習以為常」使得師生共同討論事項的機制無法成型或有效運作。當學生認為「與校方溝通」總是徒勞無功,最後不是私下抱怨幹醮「大人的權威」,就是寧可透過媒體和社會輿論來施壓;無論選擇何種方式,都在說明這個遺憾:學校並未成為一個讓學生練習如何作現代公民的場域。

讓生活常規回到「理」的常軌來討論,肯定社團參與和學校活動的潛在課程並不亞於學科知識的教學。只有不再將這些當作「好成績的獎勵」,才能協助學生在成長過程裡逐漸找到具備內在動機的學習,同時,讓學校裡的成員願意彼此對話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