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教育

【投書】「服務學習課程」為何服務,為何學習?

圖 / Maple Lin

文 / 賴昱汝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 )

   最近由母校(台北醫學大學)學弟妹發起的「服務學習課程」議題(詳情可見「北醫服學維新」粉絲專頁),在網路上蔓延著。這讓我這個愛管閒事又因為這樣制度一度差點拿不到畢業證書的學姊,燃起了雞婆魂。回想自己大學求學階段,身旁其實有不少人因為這樣的一個學習制度,在選課時遇到許多困難、疑惑和限制。而,就像學校在介紹服務學習課程的影片中所提到的,這項課程和其他實習或課堂課程不同的點就在於:要培養我們服務和「反思」的精神,那學校其實也沒有理由不藉這次機會和學弟妹們溝通、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課程制度上設計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服務學習」?

討論開始前,讓我們先回到這項制度最基本歷史和概念,究竟服務學習到底是從哪裡來?到底又有什麼意思呢?

根據我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網站指出,「服務學習」的概念始於1960年代的美國,因當時美國高等教育以及學生參與社會正義的需求和呼聲的蓬勃,搭配了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所提出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經驗教育論述,期許學生們得以在「服務中學習」,而這樣的學習模式,在70年代的美國開始蓬勃發展。

場景拉到台灣,官方對於「服務學習」的要求,始於教育部在96年5月9日訂頒的「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開始,鼓勵、協助全台各大專院校設計相關的服務學習課程,希望透過有計畫的社會服務活動與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以完成服務的需求,並促進服務者(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課程設計以學生、學校及社會(社區)三者為主軸,透過三者的互動(學校推廣課程→學生服務社會(社區)→學生反思)達到課程設計的目的(效果)。時至今日,這樣的課程甚至納入教育部教學評鑑的項目之一。

簡單來說,「服務學習」課程目的就是要讓服務者(學生)在服務社會(社區)時學習,然後反思,然後成長。就其出發點而言,這對於大專院校的學生們來說(尤其我母校又是醫學大學)可以算是門還算有意義且程度來說也頗重要的課程。而這樣如此重要的課程設計,在大專院校實施的情況和效果又是如何呢?

以台北醫學大學為例─從基礎到專業

以我自己的母校─台北醫學大學來說,學校採取的是所謂的「服務學習一貫化」的方式,將「服務學習」拆解成「基礎服務」和「專業服務」的兩階段學習模式:學生在大一的時候,要先修習「志工服務學習課程」,也就是所謂的「基礎服務學習」的部分,業務全權由服務學習中心進行處理,希望學生們透過28小時在學校的行政單位、校外非營利組織及部分服務性社團的指導下,培養服務的精神與態度;而第二層次的「專業服務學習」,學校期許學生們可以在有精神、有態度後,結合自己所處系所的專業知識,進行共52小時的服務回饋社會(社區),那因為涉及到各系的專業領域不同,這塊的業務則是由各系自行吸收、分配系上教職員兼任指導教師的工作,而也因為這樣,所以各系的服務規範也不會一樣。

也就是說:大一的學生選課時要多選一堂「志工服務」的課程,然後我們要選擇(搶)看是要到學校部分行政單位(學輔中心、體育事務處、秘書室等)、非營利組織(華山基金會、世界展望會等)進行28小時的志工服務,阿如果你對上述沒有興趣(或是運氣很衰搶不到前者、申請不到後者),也可以選擇相關的通識課程(如:兒童美學、史記與歷史人物評析等)跟著課程到校外服務或直接參加學校的服務性社團,在學期間或寒暑假時出醫療服務隊進行相關的服務。完成上述任何一項,你可以得到0學分的基礎服務認證、完成畢業門檻其中一項。

而大二(含以上)的學生,有了服務的精神和態度後,就要回歸自己系所的專業,進行52小時的專業服務。以我所就讀的醫務管理學系為例,我們可以將52小時拆成兩部分,其中26小時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志工服務;另外26小時則彈性學生參加系上活動或相關服務隊活動(像是醫療服務隊等),而這52小時的服務課程不一定要在二年級完成,是很彈性的只要在畢業前完成就好。

學校希望透過這樣的「基礎─進階」的方式,完善服務學習的規劃,而同時也希望我們在進行完每項服務後(不管是基礎還是專業的)繳交相關心得,藉以達成「反思」的目的。但,不管什麼樣的制度從一開始設計到後來真正落實,現實和理想總是會有段差距。在人力或課程資源的數據方面,學弟妹們在「北醫服學維新」粉絲專頁的懶人包裡已經有了很清楚的說明,所以筆者將從自身經驗下手,討論這樣的制度中,最實際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的服務經驗,我的反思

回想自己大一的時候,因為一入學就參加了服務性社團,所以在「志工服務」的選擇上並沒有太多的疑慮和問題;但是在「專業服務」的部分,倒是一波三折。

我是在大四下學期的時候,我拿著和學校申請的「服務隊出隊證明」到系上找當時的承辦相關業務的主任進行抵免時數的申請,卻被當時負責業務的系主任打了回票,質疑我的申請單的項目上寫的「育樂營」和「科衛教營」這樣的字眼不足以代表我有進行「相關的醫療服務」的行為,就主任說法而言,我們應該「進醫院、從是符合我們專業得服務」。但是,我們班其他人在其他教授直行這項業務時,拿一樣的社團證明去抵免時,可沒有受到這樣的質疑!雖然事後拿著入學時(100學年)的相關規範,指出我所參加的社團的確服合系上規定抵免資格,也順利抵免26小時的時數,但是很明顯的,系上對於這樣的專業服務學習抵免認知根本沒有一套統一的標準。這樣不僅對於學生們來說一點保障也沒有(你申請過與不過和你做什麼服務沒有關係,跟你申請時承辦的老師才有關係);對於接手業務的老師們多少也會造成程度的困擾。

再來,我們回到專業服務學習的最根本,也是當時主任所說的「進醫院、從是符合我們專業的服務」的概念來討論。

以我所申請的學校附設醫院的北醫志工服務來看,當我們在經過兩小時課程解說和排班後,正式進到醫院的流程是:到志工室聽社工們的分配,決定今天的服務單位(每次的服務單位都不一樣)。運氣好一點特定科別協助該單位做基本的行政處理─像筆者就待過婦產科協助超音波報告發送;初診報到櫃台協助初診病患資料填寫;麻醉室協助病患填寫麻醉檢驗評估表─而最大部分的時候,就是在各層樓大廳,站著,等著有疑問的人來問你哪裡要怎麼走。但就筆者觀察,醫院其實也充斥著志工阿姨叔叔們,他們在醫院服務的時間甚至比我們入學的時間還長,對真正有需求的人而言,他們能提供的資訊比我們多太多了,其實我們最常做的,不過是引導來問問題的人去找資深的志工們,如此而已,這樣,真的有符合學校課程設計所宣稱的「結合專業、服務社會」的理念嗎?

總結一下筆者短短四年求學過程,在「專業服務」的課程學習經歷,可以得到下面這樣得「反思」:交由各系所自行規範的「專業服務」認定的標準,系內部因為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教授掌管職權所以很容易出現不統一的標準,這對學生而言,容易落入「進行同樣服務,但不保證能被承認」的風險裡;再來,我們被要求要進入社會(社區/醫院)發揮我們的專業,但是我們所進行的服務內容,真的符合我們所學、我們的專業嗎?而過程中,我們真的學習到、有所成長,甚至是對我們所屬的社會、組織而言,這樣設計真的有任何實質的幫助嗎?我們到底是在為何服務,為何學習呢?

學校反思了嗎?

   上面的例子都只是我「個人」的經驗而已,我並沒有要指責當時承辦業務的主任的行為或言語,而是想要藉由這樣的機會分享自己的經驗,討論這些事情背後,可能代表的結構性問題。

   因為我在大一時選擇了服務性社團,所以在「基礎服務」的階段,對於其他單位得服務學習規劃並不熟悉,但我相信選擇其他單位的同學,或多或少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問題。過去,我們(包跨我)雖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卻沒有好好的進行「反思」背後所代表的制度的矛盾。而這一次,希望能藉由學弟妹們所發起「北醫服學維新」的活動的機會,讓我們和學校都能好好檢視這一個制度背後的缺陷,並期許學校能正視學生的提問,一同協商、討論並打造一個真正符合學生需求的「服務學習」課程。

   而拉到整體社會來看,因教育部早就將服務學習課程納入了大專院校評鑑項目之一,全台大專院校都風行這樣的課程與教學規劃,因此不只是北醫的學弟妹們,其實整個社會都應該去思考,在學生有限的大學學習生涯裡,這樣課程的規劃面臨到的問題以及究竟這樣的規劃有沒有其存在著必要性。

參考資料來源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網:https://servicelearning.yda.gov.tw/index.php

台北醫學大學學生事務處學習服務中心網站:http://osa.tmu.edu.tw/files/11-1001-189.php

北醫服學維新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MUSL/?fref=nf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