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無心」,更可怕

圖 / David Seibold

文 / 管中祥

有幾次因為媒體錯誤報導或污名化弱勢群體,和媒體主管有了見面溝通的機會。不曉得是不是「見面三分情」的緣故,媒體主管的溝通態度並不像面對讀者批評時,有著慣有的自信與高傲,他們總是客客氣氣地表達誠意,當然,高層們即使再怎麼低聲下氣,也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願意道歉,最多只會偷偷的告訴你,他們不是有意,而是無心的。但「無心」,有時很可怕。

這種回應就好像作錯事小孩面對大人責難時的慣有說詞:我不是故意的!也許,媒體真的不是故意的,畢竟媒體勞動者的工作與時間是被大量壓縮,難免因為時間壓力不小心犯了錯。其實這些都無可厚非,誰不會出錯呢?重要的是面對錯誤的態度。但,媒體堅持不認錯原因是什麼?是死鴨子嘴硬?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裡?

良善一點想,媒體可能真的不知自己錯在那裡,也就是許多主管異口同聲的「無心」之過,然而,「無心」其實比「有意」更可怕。

幾年前看過一則介紹台灣山林之美的廣告,廣告的開場便是飄渺的群山,接著山嵐伴隨著清亮的樂聲,一位原住民的孩子的歌聲劃破了寧靜,很是美麗。然而,當場景緩緩推移,在美麗的場景裡,出現了米酒瓶。如果廣告的主角是一位都市的漢人小孩,米酒瓶是不是仍會出現在鏡框裡?

戲劇裡不同角色登場時總會有不同稱號、配件,甚至是音樂,這些外在的命名,往往標示著人物的特質與功能。有趣的是,故事的角色通常以刻板化的方式呈現,而這些刻板形象又總與其外在條件相互連結。例如,故事裡的英雄經常是男性,胖子大多行動緩慢,同志通常很「娘」。但現實是不是都是如此呢?

某些角色刻板化呈現是為了強化角色的對比與故事張力,無非是希望讓觀眾留下深刻感受,然而,當大部分的戲劇都用同樣的手法呈現某種角色時,這些深刻感受卻是將刻板印象不斷複製。不過,這種刻板化的命名現象不只是在戲劇裡看得到,新聞中也是經常可見。

精神病患在新聞裡又經常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呢?瘋漢?狂漢?人魔?不定時炸彈?但現實是不是都是如此呢?

某種身份會被特別的標示,或者以特定往往透露出被標示者的身份特殊性,以及標示者內心世界潛藏的意識型態。事實上,媒體的「無心之過」,某種程度反應了整個社會對「他者」的觀感與價值,因為媒體工作者習以為常地帶著慣有的偏見眼光窺視、標籤化一些與「我們」不同的「他者」;另一方面,這種「無心之過」也反應了媒體專業訓練的偏見,因為媒體工作者往往只站在自己的專業象牙塔裡作,很少走進受訪者,特別是邊緣團體的生活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

這樣問題當然不會只發生在精神障礙者的身上,所有的弱勢群體幾乎都會遭媒體命名的污名。其實我們不會接觸到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媒體反倒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管道,然而,在媒體長期「無心」的報導下,透過偏見式的命名與連結不但標示弱勢群體的特殊位置,更是對刻板印象的不斷複製,造成社會的重大傷害。

(本文於2006年3月發於台灣立報)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