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公庫特約記者 張已廉
狹窄的車子裡,裝載著過量的動物,導致26隻遭到悶死,一隻被咬死,至今,死亡數字上升到46隻,這是4月25日發生在嘉義縣的悲劇,但讓流浪狗死於運送途中的民雄收容,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
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光輝接受《燦爛時光會客室》主持人管中祥訪問時說,這些毛小孩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犧牲品,長期從事流浪動物救援工作的他表示,相關單位必須正視慘劇背後的原因,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昨天才在收容所看到這毛小孩,今天卻在新聞畫面裡已經死亡」陳光輝痛心地說,長久以來,每隔一段時間,民雄收容所將犬隻送往民間私人收容所,卻讓悲劇不斷上演。原因之一是農委會的零安樂死政策,在業績壓力,官方收容所把狗往外送,創立漂亮的領養數字,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惡性循環。
民雄收容所位於資源回收場內,空間擁擠、環境極差,夏天容易發生惡臭,並且人力短缺、業務繁重。陳光輝指出,當狗一直被送進來,收容所的籠子裡滿滿都是狗,容易造成互相攻擊與傳染疾病等問題,他說,流浪狗雖然逃過安樂死,卻有可能病死、咬死,或是一輩子待在擁擠的籠子裡等死。
不過,陳光輝指出,不論是一般民眾或繁殖業者的棄養,也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雖然,流浪犬總數在近年來下降,但棄養問題仍然很嚴重。清潔隊受理民眾通報後進行捕捉,但抓到的仍以柔順的幼犬居多,真正具有攻擊性的成犬並不易拘補。然而,這些被抓進收容所的犬隻,卻因為人力與環境問題,未能得到妥善照顧,反而容易死亡。
因為資源分配,不同縣市對待流浪動物方式也有明顯差異,嘉義縣為例,不但縣府供給容所的醫療預算過少,只搭建臨時收容房舍,收容所內所長及獸醫更必須負擔大量清潔與行政業務,甚至要支援縣內各項防役工作。一但禽流感、口啼役等大型傳染病發生,收容所人員更先拋下份內工作,前往協助。陳光輝也指出,台灣獸醫的養成教育,對收容所的業務並沒有足夠的認識,往往考上公職,分派到收容所才知道工作如此繁雜,問題嚴重,所以「時常聽聞收容所的人想要離職。」
雖然政府制定了零安樂死政策,卻是在沒有充份的準備的情況下趕鴨子上架,不但國家投入的資源有限,農委會缺乏完整配套。事實上,台灣的相關經費多半花費於「經濟動物」的身上,獲利考量,並不重視被認為是「賠錢貨」的流浪動物,這項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執行起來卻是問題重重。
雖然嘉義縣政府已採取相關的補救措施,但如果不投入更多經費,只是興建永久房舍,進行網路直播,並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陳光輝建議公家收容所要把「門打開」,與民間團體合作,給予私人收容所一定的支持,建立完善的溝通管道,相關單位也必須針對每隻動物制進行後續追蹤,了解流浪動物進收容所後的真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