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農業

【回應】有機農作困難 最大的原因是政府政策沒有轉型

圖 /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公庫按:日前刊出郭華仁教授於環保聯盟讀書會演講之內容〈面對全球氣候變遷 郭華仁:改種有機雜糧才能救國〉,黃偉立為文回應,本文為郭華仁教授針對黃文的回應文。

文 / 郭華仁

黃先生大作以我個人的發言的一句話(有機糧救國論)作為標題,但未見對該論點有任何直接的評論,倒是作者因而延伸為文,主要的篇幅都在介紹、鼓吹「三合一肥料」,即化肥20%、有機肥20%、維生物20%的所謂生物有機液態肥料。

黃文對慣行農業、基因改造科技的批評,與我的論點類似。不過針對有機農業的批評,我則略有不同的看法。

有機農法實際上是廣義的名詞,光是國內,除了政府主導經過驗證的官方版有機農業,還有各式各樣的自然農法、生物動態農法、環境友善農法等。這些農法各有不同,但底線就是都不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不種基改作物;而主要的不同點就在植物營養的取得,或者說有機肥的來源、種類,甚至於要不要外加有機肥等。

雖然各家都有其理論根據,然而國際上對(廣義)有機農法倒是有個共識,就是仰賴生態循環的原則,盡量不使用外來資材。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有機農場會有動、植物的生產,所生產的成果除了供使用,其餘都回到農場,透過農地中各種生物的作用,重新製造肥料。只要每年施行有機農法,土壤各種動物、微生物就會逐漸回來,算是農民免費的長工,不需向外面購買資材,自然可以幫農民製造肥料、幫忙植物吸收肥料並且比抗病蟲害。

一個好的有機農場,每平方公尺土壤可含有數百種,數十萬隻小型節足動物,以線蟲為主的土棲動物可達數百萬隻。所以光是微生物是不夠的。但在由慣行轉到有機,初期在田間施用微生物當然有幫助。泰國米之神基金會的Daycha先生近年來經常來台教導農人如何免費培養好菌,就很令人敬佩。若農地的各種免費長工都能回來,只要耕作得宜,不要再行傷害,其實這些長工就會生生不息,不需再度外加。

當然這個境界恐怕國內不少有機農場仍然無法高攀,但只要堅持正確農法,假以時日就可達成。而另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有機法,到底產量如何?

論文《Badgley et al., 2007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the global food supply. Renewable Agriculture and Food Systems 22: 86–108.》指出,在在富有國,有機農法的產量平均約慣行者的80%,但在第三世界國家,經過驗證農法的產量反而比慣行農法者高。所以黃先生所說的,「三合一肥料」在越南、菲律賓、中國有較好的產量,也是可能的,但一般有機農法,也可能有類似的效果。

「三合一肥料」能否用在有機農法,這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三合一肥料用了化學肥料,農作物吸收快,立即的生長好處很快看得到。可是這不是有機農法所追求的。有機農法也會有彈性原則,必要時或許可以考慮酌量使用化學的東西,但那畢竟不是常態,需要有規範使用的前提下偶一為之。

不過「三合一肥料」很能過做為過渡期來使用。一下子全部轉為有機,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因此有些國家另外設計農藥化肥減量的農法。在這樣的過渡型農法,相信這種肥料是用得上的。

至於有機農業發展的速度偏慢,這不是只有我國,世界上除三五個國家,大都不快。最厲害的歐盟,有機面積平均也只有耕地面積的5%。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政府只鼓勵農民轉型做有機,但是政府的政策、預算卻沒有轉型,大多農民當然不會想改變。我參與的民間版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草案,其核心概念就是要求政府農業施政要做到預算轉型。其次是擴大有機農業的範疇。

目前官方認可的有機農法經過第三方驗證公司的驗證,其產品才可以用有機的名義販賣。第三方驗證實施多年,的確有其困境,因此目前國際組織提出有機3.0,就是倡議採用參與式驗證,這是第二方驗證,希望能突破發展的困境,短期內迅速提升友善環境農法的普及化。這也會在新的草案中呈現。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