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香港獨立媒體
文 / 公庫特約記者 張已廉
2016是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第27年,中國在這段期間對於人權的迫害愈來愈嚴重,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仍然透過不同方式追求民主制度。1989年6月4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大規模屠殺,隔年,由香港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舉行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成為每年香港人對於六四的反思與訴求的例行公事。
80年代的香港對於回歸中國的討論十分激烈,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對於當時香港的學生社群,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有一批學生要民主回歸中國,要求將民主制度移一併引入香港,其他人則覺得應該要有英國的身分,香港的認同問題與回歸後政治制度的未來,成為當時主要爭論的話題。
「中心式」與「儀式化」的六四紀念
「香港獨立媒體網」的林藹雲在《燦爛時光會客室》節目中表示,「六四」對香港的影響很大,部分主張香港民主回歸的學生還跑到北京去聲援,希望藉由此事與香港民主的未來連結。《燦爛時光會客室》主持人管中祥也分享在台灣參與「六四」的經驗。他說,鎮壓前,在台灣的中正紀念堂便開始聲援活動,不過,在救國團主辦的活動中,要先審查上台發言者的內容,當時世新大學的發言是希望藉由批判中國的新聞控制,反思台灣新聞自由。不料,相關內容全遭主辦單位刪除,許多青年憤而離場。
林藹雲回應,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體系是彼此獨立的,中國大陸發生的事對於台灣的影響不大,但香港與中國之間有著地理與歷史的連結,無法逃離,「六四」的發生會讓人對香港前途感到憂慮,這是香港人會高度關切「六四」主要原因。
公庫:點下圖看完整訪談
香港會有如此強烈的聲援行動,不只是因為發起人多來自中國的移民,更重要的是1997年香港即將回歸中國,也引發對於香港未來民主發展的擔憂。「六四」之前,香港便發起「五二八」大遊行聲援,超過百萬人上街,幾乎癱瘓香港社會,林藹雲對於當時的遊行狀況的印象十分深刻,她說,就連親中的「文匯報」都以「開天窗」形式發表社論,在頭版寫著「 痛心疾首」。
林藹雲表示,89年支援中國學運的運動是很自發的,由不同的組織發起,「支聯會」(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成立之後,就趨向統一處理,「中心式」與「儀式化」的活動遭受許多批評,紀念六四的活動逐漸演變為相似的行動與抽象的口號。97年之後,另類紀念方式興起,香港許多大專院校生自發舉辦悼念六四的行動,大多強調六四跟香港未來發展之間的關聯,讓許多人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然而,林藹雲認為今年的另類悼念,卻更多地為了想要與支聯會做切割。
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有很多的照片與口述史,可供香港通識教育的課程向新一代的學生介紹六四事件的經過,早上看完展覽,晚上參與燭光集會,讓沒有經歷過六四的學生,可以透過集會來產生事件與香港發展之間的關聯與民主意識。不過,香港近年本土右翼的興起,把香港與中國變成對立,是否悼念六四變成一個政治問題。林藹雲表示,自反國教示威後,中學通識教育受壓,老師要組織學生去參加六四紀念活動,面對很多壓力,造成新一代學生與六四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疏離、斷裂。
香港「六四」 變或不變?
「香港要獨立是不可能的,從歷史上看,香港人從來沒有掌握過自己在政治上的權利。」林藹雲表示,中國的商業與政治資本已大量地進入香港,以「港獨」為包裝的本土右翼所主張的「小私自保」是不可能實現的。她認為,老一輩香港人所堅持的狹義「一國兩制」是與新一代學生的想法有著微妙的關連。最初司徒華主張香港民主化跟中國切割,成立支聯會,儀式化的運作模式,不談中國發生的事件與香港之間的關係。而本土右翼面對中國因素,具體的動員只有反「水貨客」,沒有政治層面上行動,只有對個人侵擾,沒有政經結構的反思與具體行動,反而淪為以口號建設民主香港。
香港的本土左翼派則不同,以「反高鐵運動」為例,林藹雲說,他們會以較宏觀的經濟角度來看待港、中關係,相提出對應的具體政策,跟社會運動的連結也較為緊密。
林藹雲強調,香港人對於身分的認同,在過去二十年都與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連結在一起,不斷強調民主多元發展,反對中國人權迫害。本土右翼的一國兩制,反對悼念六四,主張隔壁是「民主火場」,不用去理解他們的事情,但林藹雲認為,這樣是非常矛盾的,因為對於人權民主的關懷應該是一種超越國界的普世價值,只要是認同人權民主多元發展的人,都應該要去關心,而不是去切割,這樣的「小私自保」是沒有辦法實現民主香港的。
延伸閱讀:
公庫報導:六四廿七 台灣民間籲追究罪責 促進中國民主化
香港12.5萬人維園紀念六四創新低 大專政改關注組堅持悼念是正義
長平:「六四」鎮壓的輿論引導 從《人民日報》到《環球時報》
杜耀明:汲取歷史教訓 不是教訓歷史
北風:銘記六四,超越八九
文己翎:我與八九民運的生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