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全教總
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今天將召開第四次會議,全教總特別召開記者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年金改革應重回社會對話、尋求社會共識:年金改革是高度複雜的社會工程,不可能在社會分裂甚至對立的基礎完成改革,檢視此次年金改革的對話品質與社會氛圍,已與扁馬歷次改革時相去不遠,全教總提醒主事者,年金改革必須重回社會對話對軌道,釐清我國年金制度中的國家責任、雇主責任、受雇者責任,並針對相關問題聚焦討論。
二、改革不能重蹈肥高官瘦小吏覆轍:年金會議進入實質討論後必聚焦所得替代率議題,惟觀諸扁馬歷次改革,所稱「所得替代率」均成為藍綠主事者乎弄社會,製造肥高官、瘦小吏的巧門,目前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即公開主張以「實質所得」計算替代率,全教總正告主事者,切勿採行此一方案,否則必重蹈覆轍並以失敗收場。
全教總指出,多數人對「所得替代率」(income replacement ratio)的理解是指退休金與退休前薪資所得的比率,問題在於,目前公保與軍公教退撫,分別以「本俸」、「本俸2倍」為基準按月繳交保費,也以「本俸」為基準計算給付,無論校長、主任、教師,其公保與退撫的繳費與給付也完全一致,沒有任何職務上的差異,計算公式分別如下表:
表1:公保、退撫繳費與給付方式
繳費方式 | 給付方式 | |
公保 | 本俸*提撥率(8.83%)* 35% | 本俸*1.2*投保年資 |
退撫 | 本俸*2*提撥率(12%)* 35% | 本俸*2*2%*新制年資 |
全教總表示,計算退休所得替代率時,若改以「實質月所得」為分母,必將降低高階人員的替代率,並提高基層人員的替代率,扁政府、馬政府前後4次公保18%改革,以及馬政府三年前的年金改革,皆因不以「本俸2倍」,而改以在職月薪計算替代率,而導致「肥高官、瘦小吏」。
圖1:預估各年度支領月退休金之人員之退休所得替代率 資料來源:考試院銓敘部
魔鬼藏在分母裡,若以實質所得為基準,非主管人員由於分母小於主管,因而會出現較高的所得替代率,這超出的比率,就是歷次年金改革所要砍殺的部分,由於這樣的所得替代率計算公式明顯對高階人員有利,讓私心自用的主事者找到變相圖利自己、呼弄社會的巧門。公平合理是年金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全教總主張,以本俸2倍作為替代率計算分母,回歸繳費給付一致的保險原理,年金改革才有可能免於錯誤。
三、全教總要求同步檢討並改造基金
全教總認為,年金改革應同步檢討基金結構性問題,總計退撫基金成立以來至2016年5月,其加計未實現損失之收益率僅2.74%,與同一期間台銀2年定存利率1.89%相去不遠。
全教總(會)派出之監理委員從2005年03月31日即揭發護盤等非專業操作(剪報如附件一),認為退撫基金財務已成為所有軍公教人員的寄託,然而藍綠輪政十六年來基金績效不彰(如附件二)、管理監理機構疊床架屋,而主要官員竟可以不動如山,追究責任全無動作,全教總認為應清算相關人員責任,並立即進行基金機構徹底改造。二十年來政府拿走100%管理權的時代必須結束。(如附件三、四)
全教總認為目前的退撫基金由於存量低未來給付責任高,從89年到現在,歷經六次精算後改善非常有限,已經進入休克、死當狀態,基金進入中老年期,目前想用提高費率而不切割的方式對中青代顯然不公平。
全教總2012年便經由會員代表大會決議:主張另立新基金,並將這一代基金封存處理,該補繳的由領到退休金的勞方與其原雇主依比例補繳,還有不足的部份,則由20年來拿走百分之百管理權的中央政府分年補足。至於新基金的費率、給付率、基數內容、領取資格、管理權都必須重新協商,不再由官方片面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