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獨媒

「媒體怎麼了?」 香港、大馬媒體人如何面對媒體危機

圖 / 香港獨立媒體網

文/公庫特約記者 黃凱薈

馬來西亞獨立媒體《街報》與《香港獨立媒體》於7月17日在吉隆坡的Lostgens’ 藝術空間舉辦「媒體怎麼了?」座談,邀請香港獨立媒體網編輯謝曉陽與馬來西亞媒體觀察評論人莊迪澎,針對兩國的網絡媒體、獨立媒體、香港另類媒體、社區媒體等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

莊迪澎是新紀元學院媒體研究系創系主任,也是已停刊的《獨立新聞在線》創刊總編輯,長期推動馬來西亞媒體識讀教育,也自資架設《馬來西亞媒體識讀資源網》。談及個人經歷,莊迪澎謙虛地表示,他認為自己從來不是主動開拓或爭取什麼,都是機緣巧合讓他得到這些機會。莊迪澎憶起自己多年前在馬來西亞某中文大報任職記者,報導司法醜聞事件時被派到總檢查屬等待總檢察長出面,獨自一人沒有輪班地駐守了十一個小時只為了等到「No comment」兩個字。這件事情給了他很大的衝擊和感慨,曾經決定離開媒體工作。2005年《獨立新聞在線》創刊,剛從英國回馬來西亞,自己的想法有些改變,當時在饒仁毅先生的邀請之下才擔下創刊總編一職。

馬來西亞中文圈近來對於香港和台灣的網路媒體所做的深度報導,抱持著憧憬與推崇的態度,莊迪澎笑稱,早在11年前馬來西亞網路媒體《獨立新聞在線》已經在做強調脈絡耙梳的深度報導,只不過生不逢時,當時得到讀者的回應是「新聞篇幅太長、發稿速度太慢、報導數量太少」。

27897682603_4f989546b1_k

莊迪澎認為,記者寫報導的時候應該重視事件背景資料、脈絡成因、論述建構,而不是只是今天什麼人說了什麼簡單帶過,認為太深的東西讀者看不懂。讀者的水平已經隨著時代改變而不斷提升,新聞媒體工作者應該要求自己的水平高於讀者,或至少跟得上讀者的水平,不應該低估讀者的消化能力。

《獨立新聞在線》在2005年創刊,經過7年的經驗後,至今已停刊4年。莊迪澎提到,網路媒體或獨立媒體需要確立自己的編採方針,與此同時不忘顧及資金和人才的運用。《獨立新聞在線》創刊初期由饒仁毅先生負責找尋資金,因此初期抱著非營利的心態經營,但這樣的模式最終導致無法永續經營。莊迪澎不相信真的有「客觀中立,不偏不倚」的媒體,《獨立新聞在線》當初設立的編採方針內容大意為「不主张虚伪的中立、客观;站在捍卫民主人权,维护生命尊严的立场上进行批判监督」,由於人員編制很少,必定會在眾多的事件中有所取捨,而執行採訪工作的記者也必需能夠理解編採方針的意涵,並且有素養以及能力去實踐該方針。

謝曉陽回顧她的個人的經歷,她認為90年代在台留學的期間見證了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是她受到第一次的思想啟蒙;後來在主流媒體工作的期間,內心關懷弱勢以及熱愛批判的能量得不到舒展,轉而決定到法國修讀社會學以及哲學,遇見了第二次的思想啟蒙。2004年《香港獨立媒體》創刊,自我定位為「社運媒體」;2009年決定轉型「少點社運,多點媒體」強調更多客觀平衡,葉蔭聰邀請謝曉陽加入《香港獨立媒體》。

28229937810_d4c9651958_k

謝曉陽認為《香港獨立媒體》正在面臨兩個危機,(一)當前的社運團體大多已經擁有各自的發佈平台(如臉書粉絲專頁),能夠從心所欲表達其鮮明立場,不再需要依賴大眾媒體來傳播。(二)《香港獨立媒體》越來越多員工不是社運出生,執行起來可能會偏離「社運媒體」的定位;若要邁向「專業媒體」,《香港獨立媒體》卻在採訪政府官員方面與其他主流紙媒難以競爭。

那麼《香港獨立媒體》真的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嗎?一般民眾在主流媒體甚至臉書所能觸及的訊息、意見、文章往往都經過政治或意識形態的某些機制篩選,我們的思維也因此在不知不覺中被形塑。謝曉陽強調,《香港獨立媒體》一直堅持「無審查、無篩選」的制度非常可貴,人人只要申請帳號即可發文,這是一種非常去菁英化的做法。她提出,社運和媒體結合非常重要;社運必須建構出強而有力的論述,否則就算聚集再多的人恐怕也難以成功;而論述必須通過大眾媒體的傳播使之發揮更大的效果。

28229934710_c38fa914d3_k

在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中,獨立媒體要如何生存,並與主流媒體作出區別?莊迪澎和謝曉陽皆提到,記者本身的素養和對於社會真切關懷的重要性。此外,新聞報導的深度分析、社會與歷史脈絡檢視以及論述的建構也非常必要。現場觀眾提出「文章篇幅過長在網路時代可能讀者未必有耐心」的疑慮,莊迪澎則認為可以減少「即時新聞」,記者應看見每個「即時」的事件背後的關聯並且加以整理,不需遷就讀者而選擇不寫長文。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