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仲書
我無比敬仰的李家同最近又爆粗口,說小學生審課綱,「胡鬧到極點!國際大笑話!」此番言論引來進步人士一陣撻伐,也不乏有教師為學生說話,難得師生間近年來逐漸互相理解,場面十分溫馨。
但我覺得,李家同只是剛好臉出現在那裡,然後被球砸到;臉是有意識的,而球就是會那樣飛,大多數責任當然在李身上。但這件事的多數迴響其實仍反映著台灣人普遍對民主思考的匱乏,只想著投票上街換政府,其他生活實踐膚淺得不可思議。
我不禁想先提一下第一次的年金改革會議,部分委員代表在吵著「要共識決、不要多數壓迫少數的投票表決」那件事。共識決當然是很好的概念,也是一種民主決策過程的理想型態,不過他們的共識決是這樣:有意見就提出來,反對該意見就回應,不回應就是有共識通過。
程序上或許可以這樣沒錯,但共識決的精神應該在於尋找共同核心價值與歧異點,並針對歧異進行溝通協商、找出新的妥協方案,何況這還是最基本的版本,沒有涉及心態、目標與更精緻的程序要求。
台少盟推的18歲公民權也是個例子,順便簡述一下最新動態,最近聽說立院各黨派在下會期會全面支持,並且要把它「單純化」,好讓議題不被政治操作;顧立雄說要搭配2018九合一選舉推出,不知道他是想幫民進黨鞏固年輕人選票,還是單純是公投綁選舉的傳統考量。
18歲投票涉及修憲(即便有部分進步學者認為不用),而要修憲就要經過公投同意,雖然不分黃綠藍都支持,但「公投」兩個字就讓人感到悲觀。台灣的政黨政治從不在政策上與大眾積極溝通、帶領公共討論,他們就是做自己想做的,除非民間大力反對,才會偶爾來一下「政府應多作說明」。
「公投」實在是非常爛的民主決策過程,它跟一般選舉沒兩樣,大程度地被政黨或媒體操作,沒有不同立場間充分溝通的空間與機會,然後就要工時超長變笨的民眾作出重大決定,你是利用中午吃飯看電視了解政策嗎?實際上你對蔡英文的認識,肯定比你家隔壁老王還少。這是所有常見的投票民主的縮影,我稱為「心中默默決定不跟你說式民主」。
在18歲投票的案例裡面,有個相當有意思的現象是「年輕人不支持年輕人」,從學生角度概略地說,就是「大專校院學生不支持高中職生投票權」,雖然我猜研究生大概也不支持你們就是了,弱弱相殘何時了?
這一部分來自論者的自卑印象,覺得自己小時候幼稚、愛掀女生裙子、偷吹女生直笛,怎麼可以把這麼重要的權力交給這麼白目的自己?對方懷孕怎麼辦?換作是我也絕對良心說不過去。
另一部分來自文化經驗斷層,就像大人吃飯睡覺都掛嘴邊萬嘆「一代不如一代」,年輕人對這個更加敏感,是「一年不如一年、一梯不如一梯」,這背後是整個資本社會加工廠所禁錮的「年級經驗」,你的生活視野被框限在「同年者」之中,對學長姐弟妹的認識盡是陌生與偏見。
這種世代、年級偏見帶來的民主想像,就是「資格式民主」,覺得你沒有能力與心智條件來從事公共決策。一方面李家同就是這種論者,另一方面社會大眾也會普遍認同「菁英式」的民主決策,覺得有些人(但絕對不是他)就是教育水準不夠、不理性、有意識型態,所以沒資格投票,正因為他們可以投票,社會才會這麼亂。(與這立場相似的另一個委婉版本是:「民眾要多參與、學習公共討論,才能提升決策品質。」)
教師在支持學生審課綱時,也認為這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好像學生就是該學,民主的主體性總是被學習壓著,也僅當有「學習機會/效果」時,才被「賦權」,這裡面的歧視顯而易見。
任誰都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實現自由並自主決定。我們自出生就跟權威搏鬥,逃離家長管束、違反師長規定,因為我們從中感受到痛苦、感受到不合理(不要只看別人,想想自己的經驗,那才是真實的),「你希不望希望他們尊重你的意見?」
這跟年齡無關,而是人天生且長存的基本欲望,每個人的民主權利與對自由的追求其實就來自這裡。如果我們能慢慢從那些保守、帶有偏見的民主觀點看到問題,李家同犧牲再多張臉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