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教育

【投書】親子共學 不只追求學習上的改變,是最溫柔而有力的革命

文 / 林信良

很多人對於「共學」的想像,多半都認定為只是受教育的內容及環境的突破,但其實「共學」更大的意義是在於教育者本身的蛻變,一種將傳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話語權及地位不平等關係打破的精神,讓「師者也能學之、讓學者也能師之。」

在從事社會運動的過程中,有許多次接觸共學的機會,尤其在這次大溝頂的議題,我們更直接找了共學團合作,期望能將社會議題的內容,轉化成走讀教學的題材,讓台灣的孩子更能學習到真實的人文、歷史、文化、生活等演化過程的精彩。

在與共學合作的過程裡,我觀察到受教的學生不只是孩子們,帶團的家長們也同時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教者,且家長跟孩子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這在精英本位甚重、階級觀念極高的台灣教育環境裡,是很難看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尊師重道」這些是傳統儒家思想對於「師者」角色的定位,影響著台灣一直以來的教育本質,讓師者的地位變得不可被挑戰及動搖,但卻也讓受教育者的心智被局限,發展上因為階級主義過重而被約束住,常常會出現「你是個學生就應該怎麼樣…」「我是個老師所以可以怎麼樣…」這樣的論調,造成了「師者唯能師之、學者唯能學之」的現象,在家庭教育裡亦是。

received_10207344809200025

而「共學理念」也並非是在挑戰千年來的價值觀,而是在試圖將「師者與學者」之間的地位關係拉近,讓教育及學習的格局都能放大。許多人認為這樣的突破會養成受教者道德觀念的缺乏,對於師者、長者不懂的尊重。難道只有透過道德糖衣包裹著的尊卑對立關係,才能有利教育的進行,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共學的中心思想是「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這不單只能運用在教育上,對於社會關係、家庭關係、情感關係、在任何相處關係上都能受益,將上對下、尊對卑這樣的階級觀念打破,用更多的尊重、關懷、體諒、包容來共處。在台灣的政治、社會、家庭等結構裡,都因受教育的過程早已深植著令人害怕的對立觀念,細數著過去至今的社會議題,在議題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著的就是「打、罵、威脅、利誘」等手段,要突破這些本質上的可怕問題,最直接的道路還是在教育。

「共學」不只是門教育學問,更多的是人與人相處的哲學,不論任何階段的教育都是最基礎的學習機會,透過教學觀念及環境、內容的改變,才是最根本、最溫柔而有力的革命。received_1246235218753858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