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陳菊開馬路 趕琵鷺 民團為茄萣濕地請命

文/特約記者呂晏慈

黑面琵鷺真的要輸給黑馬路了嗎?高雄市政府8月31日通過茄萣1-4號道路環評案,由於該路經過黑面琵鷺的過冬棲地,開發道路將破壞濕地生態,引發各界關注。今(9/12)在地居民與環團赴行政院陳情,要求內政部依據國際標準,把茄萣濕地評定為國際級濕地,並落實《濕地保育法》維持生態健全的「零損失」精神,禁止開發行為。此外,亦將針對環評決議提起訴願,望能保存茄萣濕地。

行政院交通環境資源處長陳盈蓉出面接受陳情書,強調「大家的聲音我們都聽到了」,將會把意見帶回給營建署及環保署。

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長陳繼鳴則表示,《濕地保育法》將全國濕地分國際級、國家級、地方級三等級,倘若希望將茄萣濕地訂為國際級濕地,需要經過濕地審議小組及法定程序,他也強調,「不管是地方級到國際級,都應該有一些管理的作為」,將要求各縣市政府配合中央發布的濕地政策。

而針對民團質疑環評案審查過程的瑕疵,環保署專門委員郭菁回應,目前會議記錄還沒出來,還不是很了解當天的情況,待後續有詳細資訊,會再做審慎處理。

160912-4

高雄市府球員兼裁判 開馬路環評無視《濕地保育法》

茄萣濕地1-4號道路開闢案爭議多時,高雄市政府2014年7月17日首次通過環評案,但因在地居民不服審查結果,對市府提出行政訴訟,今年1月19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宣判市府敗訴,需撤銷原環評結論。然而,8月31日本案再闖高雄市環評大會,出席15位環評委員中,5票認為應進入二階、10票通過,因此直接通過環評,並無其他附帶條件。

對此,茄萣生態文化協會理事鄭和泰指出,高雄市府急著開路,審查過程充滿瑕疵,無視《濕地保育法》,在茄萣濕地分級未定之前,逕行通過環評,甚至違背《環評法》施行細則規範的利益迴避原則,是球員兼裁判。

《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5-1條明訂,由縣市政府主辦的開發案,在實施環評審查時,擔任環評委員的機關委員必須全數迴避,以避免為政策護航、立場不公。但高雄市府作為開發單位,開發意圖明確,卻只有工務局代表迴避。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說,「如果未來高雄市政府的開發都推給下屬機關,是不是這個迴避就形同具文?」李翰林補充,倘若審查當天市政府代表都迴避,本案即有可能進二階環評,做更審慎的評估。

160912-7

在濕地中間開路 家長:羞愧、無法對孩子交代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黃瑋隆直指,明天內政部將舉辦「2016國際濕地大會」,與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簽署「濕地區域行動計畫」(RSPA)保育合作備忘錄,對比上月高雄環評通過1-4道路開發,十足諷刺。高雄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林世忠也說,茄萣濕地是黑面琵鷺在台第三大棲地,冬季水鳥數量多且物種豐富,自己在三年前赴加拿大分享台灣的黑面琵鷺保育成果,未料三年後就面臨茄萣濕地開發。
160912-1
「高雄市政府竟然要在濕地中間開闢一條道路,我覺得羞愧,對我的孩子無法交代」,高雄媽媽潘怡庭帶著一歲大的孩子出席記者會,呼籲將濕地完整保存留給下一代。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代表陳禎說,環評案通過後引發民間社會反彈,濕地審議小組應依照聯合國「拉姆薩公約」規範的濕地分級標準,將茄萣濕地劃為國際級,她也代表遞交4500份陳情書給行政院代表。

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Save International)、政大教授杜文苓說明,茄萣濕地符合「拉姆薩國際濕地公約」中多項標準,是世界級的重要濕地,除了規律性棲息兩萬以上隻水鳥,更至少支撐了全世界黑面琵鷺族群的4%。

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曾於2014年提出一份黑面琵鷺生態調查分析報告,即涵蓋茄萣濕地開路效益以及發展規劃的建議,杜文苓說, 茄萣濕地極具生態旅遊潛力,能讓一般民眾在適當距離內觀察到黑面琵鷺的生態,與台南七股濕地相當。

深入了解:茄萣開路恐毀黑面琵鷺棲地 李至堉:保濕地產值高於開發當地
160912-6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