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正義使者v.s正義魔人

文/陳恕慧(台南女中公民教師)

近來臉書上兩張照片引爆網友議論,照片上兩名綠衣黑裙的女學生貌似低頭看手機、倚靠著窗睡覺,照片留言:「這誰家女兒該做雞」,發文者指責她們沒有讓座給帶小孩的媽媽、手拿拐杖的老人,而且還是念北一女的。事後發文者澄清,她是未打完全文就不小心發送出去,並非有意污辱女學生,並為此言論道歉,但仍強調讓座是該有的禮貌,不讓座是可恥的。其中一名女學生解釋,她一開始並沒有看到其他有座位需求的人,直到一位婦人指責她「北一女的不讓座比較可恥」,她「原本想讓也不想讓了」,「北一女就一定要讓位嗎?」

事件在網路延燒,多數網友傾向同情聲援這兩位女學生,批評該名發文者「未能體諒別人的隱形需求」、「自以為正義」,反成為網友肉搜撻伐的對象,吆喝獵女巫者反變成被獵捕者。試著思索,何以發文者未能成為日劇「我姊是惡魔」中主持正義的俠女,反變成網路世界中的「正義魔人」?

網路文章多以「隱形需求」或「讓座的道德責難性」討論,本文則試著從其他角度分析。事件當下,女學生說有一位婦人說「這兩位北一女的不讓座比較可恥」,聽到這句話讓她「原本想讓也不想讓了」,是不是這句話太過分了,讓這名婦人的行為不能稱為正義?但細想許多被認為正義的俠客俠女,在主持正義時也是大聲疾呼、義正嚴詞,群眾卻是一片叫好,讚聲多於噓聲。

曾有一位學生在課堂上說到自己曾在火車站「教訓」一位叼著菸的西裝上班族「這裡是公眾場所,不能吸菸你不知道嗎?吸二手煙的罹癌率大於吸菸者,你知道嗎?」語罷,贏得全班喝采,稱讚她很有道德勇氣,是女俠。這位同學的做法和捷運裡的婦人有何不同?亦或者是該情境所顯示的社會關係不同。「女高中生VS.男性上班族」和「婦人VS.女高中生」,前者的權力關係為「女VS.男」、「高中生VS.成年人」,後者為「女VS.女」、「成年人VS.高中生」,前者的關係顯然較符合社會論述中對正義的想像「弱者挑戰強者」。試想,若是捷運上的婦人是對著一位男性上班族說「沒關係,這位不讓座的大男人比較可恥」,當對象轉變後,即便是同樣的言論殺傷力也不同了。當然該名婦人用「北一女就更應該讓座」、「可恥」這種強勢批判更挑動女學生的敏感神經,近乎羞辱的道德批判讓她「原本想讓也不想讓了」,也讓婦人離正義使者形象越來越遠。

但真正讓婦人變成魔人的是她拍照上傳的舉動,婦人將不知情的女學生拍下上傳到臉書,留下不堪的言論,目的是甚麼?是否企圖將這兩名的女孩推上火線,讓大眾公審肉搜,讓這個情狀不只留在當下時空,透過網路世界永久保存,讓更多人得以見聞,知道她們有多不知恥?對公共媒體的利用,理應是將達官權貴私下魚肉鄉民、收賄霸凌的情狀傳播出去,公諸大眾形成輿論,讓這般「惡行」受公共檢視,形成道德批判,發揮政治作用。此類惡行必然是「強凌弱」,弱者在社會結構中缺乏對抗力量,才須藉由網路求援。然捷運上婦人對女學生的作為本身已缺乏作為正義論述的權力關係,再將此情狀放到網路上供大眾審視,只是將自己推上戰場,受網友訕笑筆伐。誠如婦人所言「讓座是禮貌、不讓座是可恥的」,然在真實情境中若未能確知對方的狀況,確認彼此的權力關係,即妄作公開的道德批判,將使自己淪為網路世界的犧牲品。

 

標籤: